首页 > 华商扶贫 > 人物访谈 > 正文

洋县:念好“四字诀” 打赢攻坚战

人物访谈 陕西日报 2019-10-08 13:37:27

  8月26日晚,在洋县龙亭镇平溪沟村4组新建成的广场上,该村例行的“院坝说事会”正在进行。百余名群众及驻村工作队员聚在一起评理说事,相互鼓劲加油。

  “这样一掰扯,咱这心里也敞亮多了。说到底,过好日子还得靠自己。”贫困户张志安和身边的人小声议论着。

  张志安已经参加了好几次这样的说事会,每次听完大家讨论,他对依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的信念就越发坚定。

  面对今年68个贫困村退出、5872户贫困户脱贫、整县“摘帽”的艰巨任务,洋县坚持志智双扶,念好“讲、评、亮、帮”四字诀,变群众“让我脱贫”的被动思维为“我要脱贫”的进取意识,激发出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以“讲”提信心

  “我承包了村里的上百亩荒地,和妻子用8年时间进行开垦,如今种上了板栗树,套种了60亩魔芋。当父母的要给孩子们做榜样,不能从小给孩子们‘种’下等、靠、要的‘懒根’!”这是洋县槐树关镇阳河村村民吴成敏在扶智扶志宣讲会上分享给乡亲们的脱贫经验。吴成敏在2017年依靠自己实现脱贫,并被评选为全县的自强先锋。

  金水镇牛角坝村村民张建华,听了吴成敏的致富故事后,不但发展了100架木耳,还养了土鸡和土蜂。如今,他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也从村民眼里的懒汉,变成了村里当之无愧的勤快人。

  通过让身边的人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致富经验和创业感受,提振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信心,树立脱贫志气,这是洋县在扶志扶智中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洋县积极调动各方力量组建扶智扶志宣讲团,在全县110个贫困村开展面对面、点对点、人对人的巡回宣讲,形式活泼,内容多样,语言接地气,宣讲效果显著。截至目前,洋县已累计组织开展各类宣讲活动5000多场次。

  以“评”树导向

  “我家的卫生确实没搞好,我感到很愧疚,以后一定迎头赶上!”这是槐树关镇麻底村村民王红茹近日在村道德评议会上所作的承诺。王红茹的婆婆瘫痪在床,公公也已年迈,王红茹在用心照顾家人的同时,却忽略了家里的卫生状况。村里的卫生监督组在道德评议会上要求王红茹按时打扫卫生。

  在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过程中,洋县按照一季度家庭、二季度道德、三季度脱贫、四季度综合的主题,常态化组织开展评议、评选活动,借助乡贤议事、道德评议等,树立模范,引导群众奋力争先。截至目前,全县先后开展了300多场评议活动,共评选出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脱贫先锋、孝顺家庭等各类先进典型4221人(户)、诚信村民615人、自强先锋126人、致富带头人71人。

  为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洋县还坚持每年对脱贫先锋、自强模范等各类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并将其事迹在县城集中展示,并不断完善“爱心超市”积分管理办法。2019年,洋县“爱心超市”累计兑付3.9万人次,兑付物资46类3.2万个,总价值约44万元。

  以“亮”促转化

  “小小一面榜,作用却不小。”黄家营镇周家沟村党支部书记苏国旗说,“不管谁上了‘黑榜’,都觉得脸上不光彩。而且对于那些上了‘黑榜’依然好吃懒做、爱搬弄是非的村民,村里不给他们开具任何证明手续,他们一看没了退路,都开始转变。”

  翟金强就是苏国旗口中的后进户。以前他整日游手好闲,搬弄是非,妻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经过村里群众的评议后,他被亮在了“黑榜”上。

  这让翟金强觉得自己在村里有些没脸见人了。考虑到孩子以后还要娶媳妇,不能给孩子留下个坏名声,翟金强下定决心改头换面。他买了一辆三轮车,扩建了门前的道路,养了3头母猪,还让闲在家的儿子外出务工。如今,翟金强家的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目前,洋县110个贫困村有100多名像翟金强这样的“黑榜”典型由后进转变成先进。此外,洋县还评选出了身残志坚、致富不忘乡邻的脱贫先锋陈十倚,自力更生摆脱困境的贫困户刘兆国等先进典型4000余名,以榜样的力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以“帮”解难题

  王仁琪是槐树关镇麻底村的贫困户,他的母亲、奶奶患有精神类疾病,父亲木讷老实,弟弟患有智力障碍。面对生活的重压,王仁琪自暴自弃,并且多次产生离家出走的念头。

  麻底村的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了解到王仁琪的情况后,反复登门以拉家常的方式对王仁琪进行开导,和他一起谋划如何改变生活现状,让他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技能培训,拓宽他的致富门路,并帮助王仁琪弟弟办理了残疾证。

  现在,农忙时王仁琪在家务农;农闲时他就到城里当泥瓦工。2018年,王仁琪家纯收入超过3万元,顺利实现了脱贫,他还郑重地向麻底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为帮助像王仁琪这样的贫困户,洋县实施以思想疏导、技能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五帮五扶”活动,先后组建了农业科技服务队108支,成立农业产业扶贫专家服务团和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团10个,围绕规模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家政服务等组织开展了周期短、易学会、见效快的职业技能培训,全县累计培训3372名贫困劳动力。

  同时,洋县各驻村工作队队员纷纷深入群众家,为他们排忧解难。截至目前,全县共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危房改造、交通困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3000多件,增加了他们的脱贫自信心。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