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人物访谈 > 正文

创新引领脱贫路

人物访谈 陕西日报 2019-10-24 12:49:10

  在第二十六届杨凌农高会上,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展览: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成果展。这里,讲述了31位从全省驻村第一书记中选出的优秀第一书记代表的故事。从2010年至今,陕西第一书记工作走过了9个年头,累计2万多名第一书记像“钉子”一样,扎根基层。今天,仍然有近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为脱贫攻坚带来了新思路,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技术,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模式。

  花石村

  新模式引领发展

  今年的农高会上,只有55户165口人的宁陕县新场镇花石村,拿出了包括林下生态猪、木耳等在内的整整7种特色农产品,而且件件有底气,样样叫得响。

  以前的花石村,是一个缺人、缺钱、缺产业的空心村。从2016年第一书记赵耀明驻村以来,花石村的人均收入从3100元猛增到2018年的1.1万元。村委会主任倪忠宝说,花石村能有这样的成绩,多亏了驻村第一书记赵耀明打造出的“花石模式”。

  什么是花石模式?用赵耀明自己的话说,就是“多彩产业前景好,花石全村无闲人”。花石村山大人稀,村民文化程度低,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赵耀明确定了发展思路:年轻人发展新兴产业、参与工程建设;要照顾家庭的妇女,就在家里做手工玩具;低学历农民参加培训,就地打工;缺乏劳动能力的人合作社入股,参与分红。确保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做的事情,干活忙起来,有钱赚。

  2016年成立天华山种养专业合作社,2017年成立劳务合作社,2019年建成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新的项目和合作社在花石村不断落地生根,为村民们脱贫致富提供了更多选择。

  “赵书记来到花石村工作后,为村里带来了出路,带来了项目,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到村里的大变样,倪忠宝感慨万千。他说,2018年,全村所有贫困户和5户一般农民共领到分红20万元,平均每户收入6700元。现在花石村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活干,村民们精气神十足,齐心协力致富忙。

  麻湾村

  新经济进村入户

  志丹县永宁镇麻湾村第一书记郝鹏飞带来色泽饱满、个大味甜的志丹苹果,吸引了很多参展者。2018年,仅苹果一项,让麻湾村线上线下销售收入达220万元,2019年预计收入750万元,人均仅苹果单项收入可达1.2万元。

  苹果的销路,离不开腾讯“为村”平台的帮助。郝鹏飞说,想要顺当脱贫,村民之间的连通是大事。而互联网,无疑是解决连通问题的首选之策。2018年9月,在郝鹏飞的协调下,“为村”在志丹县落地生根。在这个类似电子社区的地方,麻湾村村民们发布动态信息、参与村务、筹集善款。截至2019年9月25日,“为村”已入驻1.4万个村庄250万名认证村民,建起了属于全国农民的“朋友圈”。

  除此之外,“为村”的入驻大大加快了麻湾村互联网普及的进度。现在,村里空巢老人也学会了用智能手机和在外打工的孩子视频聊天;村民丢了羊可以通过微信群调动大家一起提供线索;苹果的施肥、打药、修剪都有人在社区发布提醒和指导消息……仅仅一年时间,这个常住人口不足百人的村落,已用虚拟网络带动实体经济,成立合作社、推广新项目,给乡村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麻湾村里的产业,通过“为村”从大山里走了出去。麻湾村的苹果,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在数字经济时代,郝鹏飞帮助麻湾村村民借助手机拉近了与外界的距离,让世界近在咫尺。

  碾盘沟

  新产业引领发展

  2018年,宝塔区临镇镇碾盘沟村村民马军刚被确诊为结肠癌,治疗急需用钱,家里没有啥收入。第一书记张学强带着他弃种玉米改搭拱棚,当年建起5个拱棚,收入10万元。拱棚项目短平快,1年收3茬,3个月钱就到兜,解了马军刚的燃眉之急。

  贫困户杨生荣爱酒也懂酒,张学强就推荐他在村里的圣粮酿酒合作社入股入粮入劳,把自家小米全部酿成酒。成品质量好价格低,光卖酒一项一年就收入2万多元,再加上他在酒厂打工每天150元的工资,欢天喜地脱了贫……

  山地苹果、川道拱棚、家里养畜、村里酿酒,丰富多样的产业长短结合,带动全村村民多渠道全方位增收。“拱棚来钱快、苹果销路广、酿酒利润高、养畜难度低,在碾盘沟村,每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业方向,踏上量身定做的致富路。”张学强说。从他2017年5月被选派为第一书记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由29户缩减到2户,一年时间就把全村人均收入拉到9500元。

  “原来我们村,不管啥情况啥水平,家家户户种玉米,年年七八毛钱一斤贱卖。赚不到钱,心里也没个奔头。今年张书记号召我种了辽粘3号高粱,亩产1200斤,2斤粮就能出1斤酒,利润是种玉米时候的六七倍!”说起自家的高粱地,村民候忠尚心里乐开了花。“多亏了张书记给我量身打造的扶贫计划,让我一举就脱了贫!”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