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人物访谈 > 正文

宁强:这里还是你印象中的青木川吗?

人物访谈 陕西广播电视台 2020-06-24 13:52:27

  汉中市宁强县位于我省西南部,是一个南北交汇的山区县,这里水资源丰富,既是三千里汉江的发源地,也是一江清水送京津的重要水源涵养地;这里盛产中药材、茶叶、木耳、天麻、香菇、核桃等林特产品,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青木川古镇、“世界最美天坑”——禅家岩天坑;宁强还是羌民族聚集地之一,被文化部确定为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羌族刺绣、王家核桃馍、麻辣鸡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微信截图_20200624101636.png

  美丽的宁强县城汉江水源玉带河穿城而过

微信截图_20200624101722.png

  宁强县玉皇观生态观光茶园

微信截图_20200624101747.png

  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的绣娘们忙着刺绣

  截至2019年底,宁强累计实现107个贫困村退出、81189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22.8%降至1.05%。今年2月,省政府公告宁强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近期,宁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汤新军(中)扶贫办主任杨光富(右)做客广播专栏《攻克脱贫最后堡垒 坚决夺取全面胜利》介绍当地的脱贫进展和主要工作措施。左一为主持人俊芳。

微信截图_20200624102122.png

  数据显示,2019年宁强县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增长9.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增长10%。那么,过去几年,宁强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这样的发展成绩?

  汤新军:宁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的坚强领导、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县干部群众的激情拼搏、苦干实干。

  具体工作中,宁强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乡村振兴、项目带动、工业强县、文旅兴县“五大战略”,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全县脱贫奔康、富民强县、追赶超越步伐。特别是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稳定增长、富民强县的关键抓手,狠抓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改革创新、营商环境等重点,加速转型升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循环工业、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电子商务,不断壮大绿色食药、现代材料、文化旅游、天然气、清洁能源、健康养生六大优势产业,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同时,宁强将产业就业作为促增收、稳脱贫的根本之策,狠抓产业项目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消费扶贫,鼓励扶持贫困群众大力发展“3+2”主导特色产业稳定增收;同时,加强就业扶贫基地、社区工厂、扶贫车间等建设,积极开发贫困劳动力公益性专岗,加大就业培训、劳务输出力度,多举措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提升群众收入水平。2019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0891元。

  居民变工人,正在社区工厂加工电子产品

微信截图_20200624102149.png

  在宁强,驻村帮扶工作扎实有效,群众认可度很高,具体是怎么做的?

  杨光富:在驻村帮扶工作上,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实行县级领导包抓攻坚。将全县18个镇办划分为18个脱贫攻坚战区,每个战区分别落实至少1名县级领导挂帅包抓,同时落实1-2个帮扶组长单位、若干个帮扶单位,负责统筹协调解决各战区驻村帮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二是实行“531+N”帮扶机制。在县级领导帮扶5户贫困户、科级领导帮扶3户贫困户、一般干部帮扶1户贫困户的基础上,全县所有帮扶干部再分别联系1-10户非贫困户,全面收集民情民意,最大程度帮助群众纾困解难,增进干群关系。

微信截图_20200624102222.png

  宁强县对全体帮扶干部进行脱贫攻坚知识测试

微信截图_20200624102250.png

  群众为扶贫干部送锦旗

  三是实行督导考核“捆绑”制度。将各战区包联县级领导、帮扶单位、被帮扶镇办督导考核结果进行捆绑,因脱贫攻坚年度考核排名靠后的,个人及帮扶单位不得评选为先进。通过责任捆绑,有效解决了帮而不扶、挂名帮扶等问题。

  四是实现科级干部到村担任临时村党支部书记制度。在脱贫摘帽前,全县先后下派了52名科级干部到贫困村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协助村“三委”扎实抓好脱贫攻坚工作。

  五是实行定时抽查和脱贫攻坚政策知识考试制度。每季度对帮扶干部开展一次电话抽查和脱贫攻坚政策知识考试,并将抽查、考试结果在全县予以通报,倒逼帮扶干部熟悉帮扶户情况、熟知脱贫攻坚政策和业务知识,提升干部帮扶工作水平。通过以上措施,夯实了帮扶责、落实了帮扶措施,收到了明显的帮扶效果。

  宁强盛产中药材、茶叶、木耳、香菇、核桃等林特产品,怎么才能让这些资源变成产业?从而增加群众的收入。

  汤新军:宁强地处秦岭、巴山之间,生物资源丰富,特别是农特、林特产品资源丰富。我们一方面抓好产业发展、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加工企业、扩大销售,努力使丰富的资源转变为群众的“真金白银”。一是建立了“3+2”产业体系。全县大力发展茶叶、食用菌、中药材三大主导产业,各镇办因地制宜,至少选择三大主导产业中的两个产业大力推进,同时积极发展中蜂、核桃、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形成主导产业整县推进、特色产业全面覆盖发展格局。二是大力开展农技服务。成立8个产业扶贫技术服务工作队,落实107名产业技术员包村帮扶、开展技术培训指导,促进脱贫产业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实现贫困户发展产业有人帮、技术指导有人教,使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长期稳定增收。

微信截图_20200624102312.png

  县农业局免费给村民发放元胡种子并现场讲授种植要领

微信截图_20200624102355.png
微信截图_20200624102405.png

  县镇科协“科谱点餐”培训,助力产业扶贫

  三是探索实施产业扶贫“十大模式”。通过食用菌产业扶贫园区带动模式、保底价回收订单生产模式、核桃与林下经济产业扶贫模式、寄养托管经营模式、资产保值增值入股分红模式、激活资源资产“三变”模式、中蜂养殖“借蜂还蜂”模式、就近就业务工模式、休闲旅游引领模式、电商平台带动模式,将贫困户紧密镶嵌到产业链上,增强了小农户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保障群众产业收益最大化。

  四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招引扶持发展了天洋制药、秦川大厨、千山茶叶、汉水绿梦、青木食品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基本构建了主导产业加工体系,激发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县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微信截图_20200624102444.png

  宁强县百万袋食用菌生产基地

  宁强县这几年大力实施消费扶贫,累计销售额九千多万元,你们是怎么做到的?这些销售方式中有多少可以成为今后稳定的销售渠道?为什么?

  汤新军:消费扶贫是社会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扩大销售渠道、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组建了陕西羌州国有控股集团公司,在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建立了“港宁农特产品展销中心”,与国防科工系统签订了定点采购协议,搭建了消费扶贫平台。

  二是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搭建了农特产品收购网络,建设了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和线上线下“爱心超市”,推行订单定点配送,通过电商渠道大力销售农特产品,助推消费扶贫。

  三是鼓励贫困村、互助协会与学校、医院、企业、超市、机关事业单位等对接,推进农产品消费扶贫。

微信截图_20200624102508.png

  宁强县举办消费扶贫签约现场对接会

  我们感觉,以上三种方式,都将会成为今后宁强消费扶贫稳定的销售渠道。因为羌州控股集团、港宁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和国防科工系统定点采购等消费扶贫平台,既是全县消费扶贫的主渠道,也可拉动全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可推动短链销售、订单农业、产销直供;贫困村、互助协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对接可更加灵活地促进农副产品销售。这些都为全县农特产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销售市场。

  下一步,宁强县继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扛稳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坚持理论学习不懈怠,压实责任不松劲,落实政策不走样,推进帮扶不断档,强化监管不缺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