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人物访谈 > 正文

一把手工扇 编出幸福来

人物访谈 陕西日报 2020-06-10 14:00:45

  今年63岁的吴元琴怎么也没想到,她有生之年还当上了“老师”。在汉中南郑区两河镇白庙村举办的扇编技术培训班上,她被邀请为学员们上课。

  吴元琴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伴儿去世早,儿子在汉中城里当厨师,她独自在家照顾孙女上学。

  “刚开始学这门手艺的人不多,但学会的人现在都比我编得好!”坐在贴满孙女奖状的客厅里,这位瘦小的老人笑着说,“我年纪大了手脚慢,一年只能编400多把扇子,大概能卖4000元,比种庄稼强多了。”

  小小棕扇 群众增收大帮手

  6月1日,记者从吴元琴家出来,顺着村道往集镇方向走了几百米。在路旁一座二层砖混结构的房屋里,35岁的蒋小兰正坐在客厅外的小板凳上编棕扇。她猫着腰,双脚踩在干棕叶上,手指翻飞,30多分钟后,一个桃形的棕扇初具雏形。

  “今年我已经编了700多把扇子,前几天基本都卖了。编扇子真让老百姓得了实惠。”初夏时节的中午有些炎热,但这位年轻的妈妈一刻也闲不住。她的丈夫在略阳工作,自己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

  蒋小兰是村里第一期扇编技术培训班的学员,凭着一股子好学的劲头,她已经是村里公认的技术能手,周围村民有空就过来“取经”。她也不藏私,教10余名村民学会了扇编手艺。去年,她编的扇子卖了1万多元,跟她一起学习的村民也最少卖了一两千元。

  在两河镇,很多家里都能找到蒸煮晾干的棕树叶和编好的一摞摞扇子。留守在家的妇女、身体残疾的贫困群众、上了年纪的老人得空就编几把棕扇,这样一家老小日常开销基本就够了。

  两年多时间,扇编由一个不为人知的手工艺品一举成为两河镇脱贫支柱产业之一,为该镇贫困群众铺就了一条勤劳致富的新路子。截至2019年底,该镇从事扇编产业的村民达300余户,年产棕扇30余万把,销售收入300余万元,带动150余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尝到甜头 扇编手艺“火”了

  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壮劳动力在外务工,在家的村民没有适合的挣钱门路,村民们的脱贫路走得磕磕绊绊。

  “怎样让这群弱劳动力在家也能增加收入呢?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两河镇白庙村党支部书记周昌远说,前些年,村上尝试种过中药材、莲藕、优质水稻等,但是都没成功。这些产业对技术要求高,工作强度也大,并不适合这群人。

  村两委干部和第一书记就利用各种关系到处打听合适的产业,在多次入户走访中,他们了解到吴元琴等人会编棕扇。经过考察,他们发现这个产业不需要固定场所和时间,强度低、效益好,而且村民房前屋后都有成片的棕树林,棕叶资源丰富。于是2018年3月,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村上决定举办培训班,让更多群众学习这门手艺。

  “举办第一期培训班的时候,大家都不看好这个产业,村干部只能一户一户上门去请人来参加。原本计划培训30人,实际来了26人,最终只有不到10人学完了课程,其他人都没坚持住提前走了。”回忆当时的情况,周昌远感慨地说。

  但2018年8月村上举办第二期培训班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40多个村民主动跑来学习了。

  “因为第一批学员尝到甜头了。”周昌远说,有村民算过账,一把扇子的材料成本是1元,编好后最高能卖12元,一人一天最多能编10把,效益不错!

  齐心协力 小扇编成就大产业

  当然,村民们“尝到甜头”的背后,少不了镇村干部们默默付出的辛劳。

  起初,培训班一办完,全村的棕扇产量暴增,扇子销路成了问题,如果卖不出去,就会影响村民发展扇编产业的积极性。

  周昌远带上村两委班子成员,自费租车拉上棕扇到黎坪森林公园、汉山景区等周边景点和集镇去推销。2018年,他们组织开展外出销售活动30余次,销售棕扇1万余把,为村里发展扇编产业打开了局面。

  随着扇编队伍在村上的逐渐壮大,两河镇党委、镇政府发现了该产业在解决群众居家灵活就业方面的巨大潜力,及时将其纳入全镇脱贫产业“一盘棋”。

  两河镇投入资金30余万元,在集镇建成培训、展销一体的扇编产业基地;积极争取将扇编培训课程整合到区人社局扶贫技能培训目录,作为南郑“五编”技艺之一进行推广;举办声势浩大的扇编技能大赛,评选出优秀扇编师傅给予表彰;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在全镇范围内扩大扇编从业群体;采取灵活多样的销售策略,线上通过扇编产业基地和各村的电商平台进行零售,线下与“良顺藤编”等知名手工艺品牌开展“订单式”供销合作……

  今年,两河镇投入160万元,正在建设一个集育苗、棕树种植、原材料加工、棕制品生产为一体的棕制品项目基地。基地建成后,通过发展优质棕制品产业,棕制品项目将带动至少300人稳定就业。

fupin.png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