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在线课堂 > 正文

白水: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群众脱贫有底气

在线课堂 西部网 2020-03-10 11:01:53

  白水,地处陕西省中部,是国定贫困县,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处于渭北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也是渭南市唯一山区县,县域内沟壑众多,基础条件落后,贫困面广且深。近年来,白水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建立了以苹果产业为主线的独具特色的脱贫新路径。

  脱贫有实招:强化苹果的特色产业支柱作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脱贫攻坚是一场时间长、跨度广、难度大的持久仗,要打赢这场仗,必须要有强效的产业托底。作为苹果的知名出产地之一,白水县按照“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思路,依托白水苹果品种、品质、品牌优势,着力构建苹果主导的产业扶贫新架构。

51f7fdc24e28ce26b4863578d6c592ac.jpg

  白水县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果品质量。

  白水县尧禾镇美华果业在脱贫攻坚中摸索出“果园托管”模式,该模式目前覆盖13个行政村、1657户、12000亩果园,其中贫困户占到456户,托管后,果园年均增产300余万斤,年增收600多万元。这一笔丰厚的收入背后是怎么实现的呢?

  白水县在尊重贫困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由龙头企业对贫困户果园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并以保底收购、入园务工、收益分红等多种形式,实践推广全托管、半托管、反托管、产品入股等,保障和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8b905668fba79cafe7368bbba73474dd.jpg

  白水苹果。

  白水县还以苹果产业发展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设施大棚、畜牧、旅游、光伏等多种产业,构建起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较为完善的扶贫产业体系,将苹果产业与企业、高校、研究院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项目支撑、技术保障、平台服务3大体系,同时以果园托管、土地流转等5种模式将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上,建立起稳定长效的脱贫机制,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29750827697d0ed9c2226424390bf8f5.jpg

  白水的田间地头,农民正在忙碌。

  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是白水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另一大经验。白水县杜康镇和家卓村创新实行“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园区+贫困户”和村企共建混合所有制的扶贫模式,实行“支书主任联片、村两委干部联组、党员联户”的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和“村三委联席会”制度,大力提升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带领村“两委”挂牌成立全市首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设全市首家田园综合体、建成全县首家农村新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连续两年帮助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售卖和园系列农产品110余万。村集体累计收益36万元,先后三次为62户贫困群众优先分红16.48万元,为其他股民分红10万元。带动群众就业200余人,其中贫困户就业27人,带动30户群众在和园创业,其中贫困户3户,带动群众增收280万元。

420f9460aca7e07982df33ef0fed770f.jpg

  白水县统筹推进贫困村和非贫困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白水县在苹果之外,大力整合行业部门扶贫资金和项目,统筹推进贫困村和非贫困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积极在就业、医疗、教育、兜底保障等方面重点突破。坚持就业培训、转移就业、创业补贴、岗位兜底多措并举,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全力配置“硬件”,夯实贫困群众致富根基,为贫困户提供了脱贫的机遇,让贫困村民增收致富有“底气”。

  数据看发展:4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完成五大目标

73f818629c981878daf13074af17292b.jpg

  脱贫故事汇:踏踏实实劳动日子过得更红火

31cabff63e73985f6ec8d8be1277a33f.jpg

  一名农妇正在摘苹果。

  在这些特色经验与亮眼成绩单背后,则包含着一幅幅生动地脱贫画面。57岁的李贵杰是尧禾镇汉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母亲年迈,妻子常年患病,家里就只有他一个劳动力。有一段时间,繁重的农活和高额的医药费压垮了他的斗志。他索性破罐子破摔,整日昏昏沉沉,日子也越过越差劲。

  果业公司的产业托管扶贫帮扶实施后,看着乡亲们都依靠勤劳的双手脱了贫、致了富,李贵杰的脱贫斗志也被点燃了。他主动找到村党支部,希望到果园帮忙务工,靠双手改变拮据的生活。村干部考虑到他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并没有答应他的要求,而是推荐他到美华果业公司当了一名装卸工人。

  李贵杰虽然刚开始还有些不太适应,但固定的工作时间、融洽的工作氛围很快就让他获益良多。在公司上班,不仅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还能照顾年迈的母亲和患病的妻子,他越干越起劲儿。

  2018年年底,李贵杰悄悄算了一笔账,在果业公司上班一年,他就领到了4万元的工资,是他往年收入的4倍多。现在,李贵杰不仅还清了以往欠下的债,还重拾了生活信心。他说:“我还得再努力,好好干,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308bf6a757898986cec6a0281ac12d9b.jpg

  白水县杜康镇正在建设的精准扶贫示范区和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我现在就想干点事,让生活好起来。”渭南市白水县杜康镇张家塬村的张小龙虽是残疾人,也参加到了脱贫的滚滚大潮之中。张小龙遭受了自己摔伤残疾、哥哥身故和父亲离世等多重打击,孤身一人的他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甚至一度连温饱都成了问题。

  张小龙极度贫困的状况,很快引起了从村到镇直至县上的关注。自2016年起,县委领导与他结成了帮扶对子,既帮生活又帮产业,他的生活开始有了起色。“他们都鼓励我要树立信心往前奔。”张小龙说。

  现在,张小龙经营着一家小卖部,平时,他还主动上网学习电器修理技术,并打算养些肉鸡……对记者细数着自己的一个个脱贫“小目标”,他的眸子里闪烁着希望。

7a26eba0f00e0760ec3c98a7f5e5e8cd.jpg

  白水还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大棚等多种产业。

  王志侠是白水县北塬镇南修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身患残疾,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农业生产缺少劳动力。自从被识别为贫困户后,通过政策帮扶,她家的苹果园免费安装了节水灌溉和防雹网,并由帮扶企业进行了托管和技术指导。丈夫种友仓每月按规定享受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家庭基本上有了生活保障。

  王志侠所属的北塬镇南修村属黄土高原,农业发展受黄土高原地形沟壑不平、水资源缺乏、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较大,是有名的“落后村”。近年来,南修村党支部把产业扶贫重心放在了圣女果种植,栽种面积一年比一年多,南修村也成为白水县北部高原地区最大的圣女果栽种村。

  根据王志侠家庭的实际情况和致贫原因,四支队伍按照“党建+产业+就业”模式帮助她家脱贫致富,产业上因地制宜动员她家带头栽种少量圣女果,就业上吸收王志侠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西红柿大棚内打工,按月固定发放工资,既忙“里”又忙“外”,“里外”都有收入。

  王志侠说:“咱作为村上的党员贫困户,要带头勤劳脱贫致富,不能让人看咱的笑话。”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