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人物访谈 > 正文

大山里的信念之光

人物访谈 宝鸡日报 2020-01-14 15:51:00

  ——文章字数:5776 文章浏览数:28

\

  矗立在凤县凤州镇航天广场的火箭模型

  本报记者李波

  编者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大规模基础建设,被称为“三线建设”。为此,有超过400万人远离家乡,支援、参加国家“三线建设”。凤县凤州镇“红光沟航天六院”,又称067基地,便是“三线建设”的主战场之一。2019年末,“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入选我国“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在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条件差的当年,中国的老一辈航天人不怕苦、不怕累,在红光沟艰苦创业,不但改变了当地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在那里为中国各型号运载火箭提供了可靠的发动机。

  时光荏苒,让我们回首过去,看一看老一辈航天人如何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而奋战。我们要学习老一辈航天人奋斗报国的情怀,弘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航天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宝鸡加快追赶超越贡献力量。

  1964年8月,“三线建设”拉开序幕。

  1965年1月,067基地选址人员到达陕西省宝鸡市秦岭深处的凤县。

  1965年3月,开始抢建亚洲首台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

  1969年6月,067基地全面建成,试车成功!

  1970年12月,高空模拟试车台首次试车一举成功。

  1980年5月18日,067基地研制的发动机推举着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如利剑出鞘,划破万里长空,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19年末,我国“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由凤县与航天六院申报的国家工业遗产“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成功入选!航天六院旧址,代号067,是坐落于凤县深山中的中国唯一航天液体动力研制基地。曾经在这里奋斗的航天人,以“忘我、奉献、拼搏、科学、严谨”的态度,平山地、啃馒头、住草房,(下转第二版)

\
\

  俯瞰067基地在国安寺村的办公及生活区

\
\

  当年的办公大楼

\
\

  当年的指挥部大楼

  (上接第一版)不惧恶劣的自然环境,离家乡、别妻女,在经济和工业基础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为我国的运载火箭液体发动机研发倾尽心血,留下了一段段光耀历史的佳话。

  “三线”就是奉献给个杭州也不换

  “三线建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超过400万人舍小家为大家,在“三线”落地生根。

  “你看看这车票,写的目的地可是‘凤州’,想想杭州、广州、兰州,哪个不是好地方。”1965年农历新年刚过,航天五院的冯必达接到任务:支援“三线建设”。听着同行的人热情议论,冯必达不愿多说话,在他的印象中,凤州除了山还是山。火车跑了两天两夜,在三面环山、积雪不化、寒风凛冽、道路泥泞的现实面前,大家对凤州的美好想象化为泡影。

  其实早在冯必达之前,已经有不少人来到了这里。

  姜福来是067基地的选址人员之一。1965年他来到凤州附近的安河沟。他记得当时的安河沟寒风肆虐、荒草遍地,几条进山的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住的是土墙砌的房子,里面根本没有床,几十块土坯摞在一起,上面铺些麦草秆就算有床了,一日三餐除了萝卜就是炒包菜,一两个黑面馒头堆在玉米面窝头中间,都属于难得一见的细粮。

  条件差点人能忍,但金贵的实验仪器忍不了,修一条好路迫在眉睫。命令下来了:总长18千米,3个月完成。

  “既然工作需要,我就是拼上性命,也要保证完成任务!”067基地原发动机生产厂副厂长王本兰跟自己杠上了。人拉肩扛都是基本操作,山路崎岖全靠两条腿,渴了喝河水,饿了啃窝头,三班轮流倒,人歇路不停。终于,这条基地交通的大动脉,在1965年9月底提前完成。

  从荒草遍地到学校、医院、住宿、生产等功能齐备,航天人硬是靠着敢打敢拼绝不服输的精神,把当年凤州的山沟沟变成了周围人都羡慕的“城里人生活的地方”,给个杭州也不换!

  英雄不问出处厕所之中搞研发

  1980年5月18日,这一天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举国欢庆!党中央、国务院专门给067基地发来贺电!

  成功的取得,离不开姿控发动机的高质量运行。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傅永贵,时任姿控发动机研发负责人,而他的研发竟然是在厕所中完成的。

  “当时条件差,没有酱油没有盐,连骨头带皮的肉,一个人一月才七两。有限的经费都保障研发,但仍旧不够。”傅永贵回忆说,“当时基地的研发、生产等都是为保障75吨以上大推力发动机设计的,没有姿控发动机的实验室。”

  条件虽差,难凉热血!

  傅永贵提出,先调配车工、铣工过来,钳工的活由他自己干,抓紧加工实验件。“当时心急如焚啊,就想着我们一定要为国家争口气。当时生产的零件很小,有的孔径只有0.5毫米,不仔细看都看不清楚。”

  功夫不负有心人,实验用的设备终于做出来了。设备有了,却没有实验场地。

  自己造个简易的!说干就干。简易实验台建好了,很快就完成了几个简单实验,但随着大发动机研制人员的迁入,临时改建的实验间也必须腾出来。

  傅永贵灵光一闪:实验室外面有个厕所就在河沟边上,用的人很少,能否“暂借”厕所作为临时实验间呢?

  时间紧、任务重,就这样!

  傅永贵带人把便池里的大粪掏净,用河沟水冲洗干净后作污水池,用水泥堵上蹲坑。傅永贵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实验室的分布,男厕所是观察室,女厕所作为实验室,他们在男女厕所之间打上一个孔用来观察,可这个观察孔密封不好,因为要攻克的项目多,实验频率特别高,傅永贵等科研人员经常白天黑夜连续实验,整天在有毒推进剂环境中,人熏得头昏脑涨,恶心,眼睛红肿,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

  管不了那么多了,“厕所实验室”就这样开始了实验。这个“厕所实验室”从1970年末开始做实验,一用就是十多年。远程火箭姿控发动机所有单机攻关实验和预研性实验,都是在这个“厕所实验室”完成的,试过的实验件有200多台次,实验总启动次数达数十万次。“厕所实验室”不仅大大加快了姿控发动机的研制进度,也为姿控发动机实验室的建设争取了充足的人力和时间。

  今日长缨在手何日得以缚苍龙

  1969年6月,经过建设者4年披星戴月、忘我奉献的建设,067基地终于建成投产。整个基地以凤州镇红光沟为主,绵延21公里,建成了研、产、试、管、服功能配套齐全的综合性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形成了“一条红光沟,两代发动机,服务三大总体院,四个核心区,应用于弹、箭、星、船、器五大领域”的事业格局。

  1969年6月14日,是载入中国航天发展史册的日子。这一天,我国远程火箭一级发动机考台试车。试车当天,基地空地站满了人,山坡上站满了人,大家翘首以盼,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上午11时许,试车警报响过第二遍,人们都紧张地屏住了呼吸。“5、4、3、2、1,开车!”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冷却水从导流槽中倾泻而出,紧接着一声石破天惊、震耳欲聋的“怒吼”从试车台上传了出来,这震天动地的巨响在山谷中剧烈地来回碰撞,震撼着每个人的心。冷却水被橘红色的火舌瞬间气化,从试车台两边喷薄而出,像一条白色的长龙绵延几千米,在山中不住地翻腾。

  整整300秒后,轰鸣声戛然而止。“成功了!成功了!”这吼声令所有067基地的参与者热血沸腾、斗志昂扬。首战告捷、连续作战,争取更大的胜利。1970年12月28日,高空模拟试车台进行了35秒首次考台试车,一举成功。

  在当年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扎根红光沟的28年里,067基地的航天建设者奉献青春、挥洒热血,研制出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为我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稳妥可靠的动力。这里研制的长征系列一、二级发动机参加了300余次发射任务,成功把数百颗国内外各种不同类型的卫星及十一艘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栾希亭介绍067基地时说:“我国‘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的主动力常规发动机在这里研制成功并交付使用,这里也是我们国家‘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新一代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的始发地。2018年1月,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可以说,067基地不仅是航天动力的研制基地,更是中国航天精神产生的重要基地。”

  记者手记

  2019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凤县“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成功入选。

  红光沟航天六院曾经代号067基地,旧址位于凤县凤州镇,是我国“三线建设”时期唯一的航天液体动力研制基地。在这里研制的各种型号发动机圆满完成了我国“导弹武器”“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探月工程”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对于生活在红光沟周围的人来说,067基地是充满神秘感的地方。一天早上6点,我们决定探访067基地。

  翻越秦岭之后,我们到达凤州镇。意外的是,067基地曾经的指挥部和生活区就在镇上。红砖瓦房小洋楼、大礼堂、幼儿园、招待所等,虽然已经弃用很久,但竟然相当干净,极富年代特色的装修风格简约雅致,似乎仍旧在诉说着往事。

  乍一看,基地的建设者生活还是不错的,但开始进山寻找067基地的研发、试验、生产区时,我就发现那个念头是荒唐的。冬天的红光沟里没有任何景致,风大且冷得彻骨,吹在脸上感觉要把皮肤撕开一道缝,很难想象50年前的建设者遭遇的是啥情况。

  “吃啥,当时连盐都吃不上!”

  “喝啥,河里面舀一碗能喝就可以!”

  “睡啥?土坯铺上草就是床!”

  “肉?黑面馍馍当时都算细粮,吃不上!”

  “哪里舍得改善生活,有点钱都搞科研了!”

  随着采访的深入,老一辈航天人逐渐在我心里有了一个影子:一群热血青年,不讲吃不讲穿,别父母离妻儿,在一个无人问津的山沟吃苦受累,憋着一口气、铆着一股劲,要让中国的航天技术赶上超过外国人!

  他们凭借不服输的勇气,他们凭借追赶超的心气,他们凭借我能行的傲气,让067基地诞生了我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第一台远程火箭发动机、第一台姿态控制发动机、第一台高空二次启动发动机、第一台载人航天发动机、第一台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发动机……

  回望历史,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怀念,我们更需要牢记,我们更需要传承,我们更需要将老一辈航天人一心为国、不讲回报、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继承下去!  本报记者李波

二维码.png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