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人物访谈 > 正文

决不允许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人物访谈 陕西日报 2019-11-27 10:39:43

  11月2日上午,华阴市曲城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杨战胜一上班,就收到了一面锦旗,上面印着“心系贫困户,人民好公仆”10个大字。锦旗是贫困群众孙红龙的妻子送来的,她对杨战胜说:“红龙走的时候没留下什么遗憾,最感激的人就是您!”

  时间回到2016年年底,孙红龙意外查出患有胃癌并已到晚期,面对巨额医药费,靠务农养活一家老小的他一度要放弃治疗,想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留点积蓄。

  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杨战胜送来了“及时雨”。经过“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孙红龙家被纳入贫困户,报销了大半的医疗费用。在孙红龙治疗期间,杨战胜常常去看望他,与他谈心,为他解忧,直到看着孙红龙家的日子慢慢稳定下来,杨战胜才松了一口气。

  然而,由于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孙红龙的病情还是越来越重。一想到原本打算修补房子的钱几乎尽数交到了医院,一家4口还要继续生活在80平方米的危房里,孙红龙就心烦意乱,精神状态越来越差。

  “这事包在我身上!”杨战胜一句铿锵有力的承诺,让孙红龙看到了希望。2018年5月,在住建局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孙红龙期盼了多年的新房完工了。

  事实上,除了孙红龙家,在杨战胜的带领下,曲城村的帮扶干部们已经帮8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让他们住进了新房。

  “咱们村是贫困村,全村共有20户贫困户,其中有7户都是因为没有劳动力。现在,住房和医疗问题解决了,咱还要让大家的腰包鼓起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必须同步推进。”在曲城村党支部大会上,杨战胜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全力支持。

  接下来,杨战胜带领村党支部委员逐户给群众做思想工作,鼓励贫困户利用扶贫贷款入股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目前,全村19户贫困户分别加入到村上的各类合作社,每年每户保底分红3000元。剩余1户贫困户也在利用扶贫贷款自主发展产业。同时,通过实施扶志扶智、提供就业岗位等举措,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人实现了稳定就业。

  “咱靠自己的劳动挣钱,走得端,行得正,腰板硬。我现在都成了村里的脱贫明星了!”11月4日,正在工地上干活的孙瑞红自信地说。

  别看孙瑞红现在信心满满,以前的他可是个出了名的懒人。不说话、不干活,家里两间砖瓦房,一间住,一间放杂物,一到下雨天屋里就成了“水帘洞”,简单的几样家具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瑞红,给你找到工作了,到附近的水利工地上干活,活不重,你看咋样?”

  “我干不了,不去!”

  杨战胜劝说了孙瑞红多少回,就犯了多少回难。

  “扶贫路上,决不允许一个贫困群众掉队。”不甘放弃的杨战胜说,“必须他先在精神上脱贫。”

  “国家给你盖了新房,你现在要自己挣钱,攒下钱了我给你介绍个媳妇。”9月2日晚上,经过10余次的促膝谈心,孙瑞红终于同意到工地上干活了,这才有了现在自信的孙瑞红。

  现在,包括孙瑞红在内,曲城村有劳动力的13户贫困户已经全部摘掉了“穷帽子”,杨战胜也成为华阴市的“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村里的变化和所得荣誉激励着杨战胜,但是谈到家人他总是满怀愧疚。杨战胜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贫困群众都脱了贫,自己回家好好陪陪家人。“但是,现在村上还有7户贫困户没有脱贫,我坚决不能走!”

  编后

  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是他为之奋斗的大事。华阴市曲城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杨战胜在脱贫攻坚中帮助村民治病、盖房、发展生产,他用“扶贫路上,决不允许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信念激励自己,用行动战胜了脱贫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

  扶贫干部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主力军,也是带领贫困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作为为民服务和带民致富的主体,他们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事实证明,只有扶贫干部思路清晰,信心百倍,群众的思想才能稳定;只有扶贫干部脚踩大地,实干兴村,群众的动力才能更强劲;也只有扶贫干部心怀群众,真心扶贫,群众的心中才能感受到强大的力量。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广大扶贫干部更要胸怀“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理想,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