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人物访谈 > 正文

“123” 步法走出林麝产业扶贫康庄大道

人物访谈 凤县扶贫办 2019-10-29 11:11:12

  河口镇地处凤县东北部、秦岭南麓,位于凤县和太白县之间。全镇总面积356.3平方公里,耕地23601亩,自然资源禀赋、环境优美,在林麝养殖方面优势突出。目前,全镇农民林麝养殖规模142户3299头,具有扎实养殖基础和强烈的养殖意愿,按照全县“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色、一户一产业”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全县产业发展方向,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河口镇确定以林麝产业作为全镇脱贫增收主导产业之一。

  “一盘棋”构建林麝产业大格局

  河口镇始终坚持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产业脱贫的“造血”功能和支撑作用。经过前期走访调研,河口镇将林麝养殖、林麝饲草种植作为整体产业链贯穿全镇的扶贫主导产业;将陈家岔村、核桃坝村林麝养殖基地作为全县林麝养殖扶贫示范点进行打造建设,统领辐射镇域范围内其他林麝基地及散户;在下坝村、安河寺村建立村级林麝养殖扶贫基地,在河口村、黄牛咀村、陈家岔村、核桃坝村、石鸭子村建立林麝饲草种植基地。按照全镇“一盘棋”的产业发展思想,统筹资源、整合力量,将林麝产业发展成了一定规模的镇主导扶贫产业。截止目前,全镇4个林麝产业扶贫基地共建有圈舍636间,建立林麝饲草种植基地340余亩,全镇“一链两点九基地”的林麝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两完善”提升后续保障注活力

  一是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后续保障齐跟进。陈家岔、核桃坝村林麝产业扶贫基地紧扣“全县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目标定位,从林麝地基选址、设计、建设,到运行管理,始终贯彻“专业人干专业事”的理念,从严从实抓好每一个环节。在林麝扶贫产业基地主体建设的同时,强化配套设施整体推进,同步进行施工,最大限度缩短工期,确保基地尽快投用。核桃坝村林麝基地一期工程于2018年9月投用,二期工程与陈家岔村林麝基地于2019年9月同步投用。

  二是完善专业人才配备,提升管理硬实力。各林麝基地分别确定产业基地具体负责人,抓好日常管理各项工作。同时注重对养殖专业技术人员发掘和培养,聘请专业会计对村集体账目进行规范化管理。河口镇组织相关村基地负责人、专业养殖人员前往县内外林麝产业发展良好扶贫基地及养殖公司,参观学习管理运行模式、林麝养殖经验;组织群众参加全县林麝中长期培训班;配合县人大在核桃坝村举办好村级林麝培训班,通过 “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强化林麝基地管理运行水平,为林麝基地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发挥易贫带贫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个新”强化利益链接提成效

  一是整合配套资金,成为搬迁后续产业扶持新载体。为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任务目标,河口镇在调研评判基础上,研究决定将陈家岔村、安河寺村、核桃坝村林麝产业扶贫基地作为镇易地搬迁配套产业,以每户1.305万元配套资金入股三个林麝产业扶贫基地,共吸纳易地搬迁户161户,入股资金210万元,成为搬迁群众长期稳定增收产业。

  二是积分化管理,成为扶志扶德工作的新舞台。河口镇将易地搬迁产业配套资金分红与扶志扶德工作创新性结合,采取积分制管理,实行村集体经济弹性分红,进一步强化扶贫扶志扶德工作。制定印发了《河口镇易地扶贫搬迁户融入新生活积分考核细则(试行)》,利用积分管理,通过实行加减分制度,依据全年表现确定档次,按照8%、6%、4%、2%四个档次进行产业配套资金区别化分红,倡导搬迁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注重环境卫生,培养明礼诚信、助人为乐的好习惯。在防治“养懒汉”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新风正气的形成,提升河口移民点“双示范”软实力。

  三是菜单式嵌入,成为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新引擎。河口镇建立林麝产业链,根本目的在于更牢固更广泛的辐射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结合本镇实际,采取资金入股、基地务工、签订饲草供应协议、林麝托养代养、土地流转等形式多样的嵌入模式,从而解决贫困户家庭或缺劳力、或缺资金的现实问题,盘活贫困户手头一切资源,发动贫困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地出地”,力争全覆盖。截止目前,贫困户群众资金入股251户入股金额205.3万元、易地搬迁产业配套资金入股161户入股金额210万元,吸纳贫困户务工79人、与林麝基地签订饲草供应协议245户,全镇林麝产业链整体辐射带动贫困户达739户次,带动比例达122%,户均增收870余元。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