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新闻 > 正文

脱贫楷模 庞帅:一心为民拔穷根

新闻 陕西省扶贫办 2018-11-13 11:04:49

  庞帅,男,白河县政府办派驻冷水镇三院村第一书记。自2015年8月任职以来,他迅速转换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通过抓党建促脱贫、办实事促和谐,用真情打动百姓,用发展造福百姓,用行动赢得百姓称赞。2015年被白河县委组织部评选为优秀第一书记,2016年被市委组织部评选为优秀第一书记。

  走山沟 访“穷亲”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驻村后,他立即组织召开了“两委”座谈会,了解村内基本情况,听取各方对发展致富的意见和建议。深入贫困户家中,与他们促膝交谈,分析致贫原因,弄清群众需求,并将信息分类别、分层次汇总整理成民情台账。

  为了尽快帮助贫困户找到脱贫致富的法子,他认真查阅各类致富信息,全面掌握各项惠农政策,多次上门与贫困户攀“亲戚”、拉家常,不到一个月,他就跑遍了村里的山山水水、条条小道,对各家情况了然于胸。在此基础上,因户因人分类施策,精心为85户贫困户制定了增收措施。同时,根据贫困户的家庭实际,及时将85户贫困户和32名帮扶干部建立起帮扶关系,实施“一对一”、“点对点”的帮扶。工作中,他收集脱贫攻坚工作相关资料,编订脱贫“政策读本”,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及时有效地将脱贫攻坚相关政策传递到最需要的地方,为干部入户宣传和群众知晓政策做好了功课。

  抓党建 克贫困

  按照“党支部+园区(小微企业)+贫困户”脱贫模式,把建强党支部、党支部带领园区(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园区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的做法作为主要脱贫路径。他与党支部成员通过政策引导、干部帮扶等措施,吸引本村村民周汉盛、陈艳、周晋猷等一批创业能人回乡创业,积极帮助其流转土地,协调解决产业在引进、生产、销售等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使村级产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摸索出“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招商办企业、农民变工人”的精准扶贫之路,通过扶志气、传技术、帮务工等措施,引导贫困户到园区就业实现增收。截止目前,三院村已建成运营盛源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利源种植合作社、昌居生态农业园区、鑫源水产养殖合作社、宏利源制衣有限公司等5家经济实体,流转土地近4000亩,种植核桃、芍药、油用牡丹、金银花、大棚草莓及发展水产养殖,常年用工近300人,季度性用工800余人,山上80%的农户搬到了山下安置社区,搬入社区80%的农户实现了由农民到工人的转变,实现了“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脱贫目标。

  引项目 筑富路

  “要致富,先修路”,想要实现整村脱贫,就必须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落后的人居环境。驻村后,他主动听取收集意见建议,商讨制定村级基础建设规划,积极与派出单位和行业部门衔接,争取项目、资金、政策支持。截止目前,全村共硬化道路4.9公里,拓宽1条3公里农业园区路,新建饮水工程3处5500米,解决30余户贫困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新修和加固防洪堤4处800米,绿化辖区道路5公里,以村服务中心和安置点为中心,全力推进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使三院村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村老百姓脸上都洋溢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精气神。

  “零距离” 送服务

  担任“第一书记”主抓扶贫工作的同时,他深知此次组织派干部驻村结对帮扶的初衷,既是帮扶脱贫的一项措施,又是传递温暖和关怀、密切干群关系的一种方式。在驻村开展第一轮入户走访结束后,经过统计他得知本村有6位残疾人瘫痪在床,不能行走,而且其中一位残疾人甚至五年都没有下过床,一直躺在一间很黑暗的屋内,未晒过太阳。为了帮助这类弱势群体,第二天他便拿着这6人的资料来到县残联咨询,协助办理残疾证,申请残疾人轮椅。经过协调,如愿地领到6台轮椅,自己开着车把轮椅送到了贫困户的家里,并为他们安装好,教会如何使用,让他们享受到党的温暖。在三院村,经常会在贫困户家中看到他的身影,尤其是在家住高山、交通不便的特困家里,他更是定期走访,询苦问疾,帮办代办,解决困难。驻村工作受到群众的称赞,成为群众最贴心的人。

编辑:滕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