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新闻 > 正文

巧手编背篓 编出好生活

新闻 商洛日报 2020-01-14 13:14:55
\

  竹编,很多人的记忆里都有过它的身影。曾经,用竹子编织成的菜篮、竹篮、箩筐、背篓、筛子等生活用品,实用又美观,深受农作人的青睐。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竹编制品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工业制品。

  不过,在镇安县米粮镇界河村,有一位竹编师傅仍坚守着这份手艺,他叫沈玉良,今年70岁。20岁入行、从业50年的他拥有一手精巧的竹编技艺,为邻里编织了生活中常用的农具。

  20岁学竹编

  走进镇安县东南边陲的界河村十一组,弯过几条田间小路,爬过几道坡,一个不起眼的三间土房出现在眼前。远处,一位老者缓缓走来,满头白发,步伐稳健,这便是沈玉良。

  走进老人家里,只见由他亲手制作的竹器摆得整整齐齐,有小巧玲珑的垫篓、圆圆的筛子、大大小小的背篓,还有惟妙惟肖的竹编工艺品……这些散发着竹篾清香的“宝贝”,很是引人注目。

  “现在很少有人会制作这些东西了,很多人对竹编制品都怀有感情,它承载着我们这辈人的记忆。”聊起竹编,沈玉良侃侃而谈。20世纪60年代,手艺人还很吃香。当时23岁的沈玉良便师从父亲,开始削竹、劈篾、编织,成为竹编师傅。沈玉良说,那时这可是个收入不错的职业,靠着竹编,可以养活一家人,很多人会骑车几十公里来请他做竹器。沈玉良还记得,自己在做学徒时,父亲话不多,更多时候是靠自己摸索。不过好在他悟性较高,适应得很快,一段时间后就掌握了基本功。没过多久,沈玉良就会编织农户家里热水瓶竹壳、竹篮、竹筐、竹匾等日常用具了。

  巧选竹材

  竹编的讲究,从选竹开始。“只有五六年的毛竹才能做竹编,密度刚好,够韧。小于5年,竹子会缩,做出来的篮子、篓子就会有缝,大于6年,竹子就脆了,容易断裂。当日砍来的竹是最好,但最多也不能放过10日,否则剖不出篾来。”说起选竹子的学问,沉默寡言的沈玉良如数家珍。路过竹林,他只看一眼,就知道哪根竹子今年几岁了。

  沈玉良的工具有七八样。篾匠的活儿看着很复杂讲究,用到的工具却并不多。篾匠不用尺子,大小长短,收放转折,全凭眼睛和手上的感觉。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有做得熟练的老篾匠,一把篾刀就能完成篾具的制作。

  劈篾的技术直接决定篾器的精细程度。“不仅要轻薄,剖出来的篾片还要粗细均匀,青白分明。”沈玉良一边说着,一边利落地将竹子的竹节一一去除,长长的毛竹一头拖在地上,另一头用手固定住,用巧劲一劈,竹面上就留下一道口子。沿着这道缺口向两边掰扯,细细的竹屑揉进风里,散发出阵阵竹子的清香。一眨眼,一根偌长的竹子,就成了均匀的两半。但这只是一个开始,要劈成能制作竹器的篾片,还需要用不同样式的篾刀对其不断对剖片、劈片、削条。厚了不匀,薄了不牢,全凭篾匠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手感把握。篾片厚薄依编织需要而定,无论厚薄都需要均匀一致。在反复的打磨中,竹子在沈玉良的竹刀下变成了细细的篾条。

  岁月的痕迹

  一根竹子,从砍下到制成一个个竹编制品,需要经过砍、劈、刮、编等多个步骤,这些在旁人看来繁杂的工序,沈玉良却得心应手,每个步骤都了然于胸。

  只听“嘭”的一声,沈玉良利落地用篾刀削去并刨平竹节、剖开竹筒,不停地把竹子劈成一半又一半,削成薄薄的篾条。尖锐的竹子在沈玉良手上没了“脾气”,任他摆布。“削片”后,是“扯幅”的工序。将两把小刀呈八字形插在木制的木板(也称滚刀)上,在这之间穿过竹片,借用两片小刀的削切,制成宽幅相当的竹片。整个过程,沈玉良动作娴熟,篾艺高超。为了确保手感的顺滑,去掉突兀的毛边,沈玉良用刮刀将竹条按在刮口上,用手用力从下到上抽动起来。

  制成竹条后,便开始编织。沈玉良先将多根粗细均匀、长短相当的竹条交叉叠放,通过左缠右绕的方式,盘竹筐的底,接着再从下往上编,弯角处,沈玉良拉紧竹条,拗折,然后继续向上编织,最后进行锁边。不一会儿,一个精致的小竹筐就在他手上成型了。“编织时,要保持竹条间网眼一致很不容易,失误一次需要拆开重编。”沈玉良说,编好一个竹制品,每一步都很关键。当时,沈玉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习,一直练到深夜。为了练好每个过程,手指和手掌被竹刺扎破划伤,是常有的事。“有时毛刺不小心扎进手里,流血了,包扎好就继续干活了。”沈玉良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双手早已磨出厚厚一层茧。

  不仅如此,近几年来,沈玉良还不断摸索新技法,编织筛子、垫篓,赢得了十里八乡农人的关注与喜爱。回望这些年,沈玉良说,之所以还在守着这一门老手艺,不是靠它赚钱,而是因为它承载着很多美好的岁月,更是一份朴实的勤劳与智慧。

二维码.png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