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新闻 > 正文

创新扶贫模式 绘制 “石泉样本”

新闻 安康日报 2019-10-30 13:40:48

  陕西安康石泉县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属国家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石泉县充分把握旅游发展新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培育,以建设秦巴水乡,石泉十美、打造全域旅游大景区”的工作思路,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全面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旅游扶贫工程,创新以景点带村、景区带片、企业带户、服务带人的旅游扶贫模式,真抓实干,全力攻坚,统筹推进社会经济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为如期脱贫奔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景点带村,村村有产业

  近年来,石泉县按照“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依托自身优质旅游资源,因地制宜深促景区开发建设,发展以特色乡村旅游带动周边贫困村致富奔小康,创新“景区带村”的旅游扶贫新思路。

  饶峰镇胜利村创新“合作社+公司+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以休闲度假旅游村为核心。累计投资1.029亿元,建成苗木繁育基地、饶峰驿站观光园,生态肉牛养殖园、生态景观雕塑等旅游观光项目,创办了17家农家乐、农家宾馆,现已全部开业实现盈利。发展过程中集中政府扶持政策和企业优势,让“三变”扶贫(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成为实施旅游兴村战略发展的“动力引擎”。自2017年营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40余万人,解决用工5000余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3000余万元。村内企业共吸纳本村及周边贫困村100余户近300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解决40多名贫困群众到企业务工,年人均增收近1.5万元。胜利村村民杨先飞说,他在“饶峰驿站”打工每月工资4000元;三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可分到780元;入股分红每年可分到5000元。他说:“过去我都是在外面打散工,一年到头除了吃喝根本存不到钱,家里还被评为贫困户。现在村里产业起来了,我们村民收入多了,2017年我家就脱贫了。”

  企业带户,户户有增收

  2011年5月,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全面启动,有72户245人因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统一搬迁到石泉县后柳镇中坝村。但因产业支撑不够,出现了异地搬迁户外出打工的“空房”现象。2016年石泉县实施“能人兴村”战略,石泉人陈国盛立足中坝村旅游资源和移民社区布局,返乡投资成立陕西省巴人旅游有限公司,将72家农户闲置的一层房屋统一改造,建立中坝作坊小镇。既解决了贫困户移民搬迁后农耕劳动不便、住宅空余闲置、就业创收困难等实际问题,同时也改变了移民安置住宅面貌,就地解决贫困户空余闲置劳动力就业困难,充分带动村户干事创业热情和脱贫摘帽意志。2018年中坝作坊小镇举办的庖汤会文化旅游节,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广泛好评,据统计,庖汤会期间,店面均收入在1000元至4000元不等,为期7天的节庆,共吸引各地游客12万多人次,民俗体验街区和美食街区为重点游玩区,实现线下销售土特产约25000余元,充分将石泉县农特产品进行了推广,带动了数以百万计的资金流通,目前,中坝作坊小镇的景区经济和已经建成的电商扶贫基地,正带动周边8个村600多家农户发展订单农业。

  服务带人,人人能就业

  石泉县积极鼓励返乡创业,自颁布《扶持返乡创业 助力脱贫攻坚 促进乡村振兴》,文件实施以来,累计建成返乡创业示范园3个、创业示范镇示范街区7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6个、新社区厂12家、就业扶贫基地20个,入驻创业实体312家,带动就业贫困劳动力612人;培育返乡创业带头人356名、贫困村致富带头人 425名,吸纳260户贫困户创业、1712人就业;全年组织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35期2686人,建成社区工厂9个;投入资金179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2151人次,县内稳定用工就业2033人次;组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3885人次,成功创业102人,户均就业增收1.5万元,其中每年举办旅游行业服务人员培训8次以上,参训人次达到1200人,其中贫困人口参训人次达到600人。通过联合石泉县人社、职业技术院校举办基层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服务素养等类型的培训,从而切实提高整县旅游服务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努力改善贫困人口就业意识低迷、就业技能低下等就业现状,牢固稳定增收基础。

  景区带片,发展全域旅游新格局

  在石泉县全域旅游“一心、三区、多点”的发展格局中,完善由汉江石泉古城、杨柳秦巴风情园等县域内核心景点为主线的城市景观功能带;由燕翔洞、中坝大峡谷、中坝作坊小镇、后柳水乡、雁山瀑布等南线景点带动整个南区旅游资源深度挖掘串联发展,打造饶峰驿站、子午银滩、云雾山等北线景点为核心的美丽乡村观光区。石泉旅游景点由点串联成线,点线辐射到县域各主要片区,形成旅游资源全覆盖、旅游产业全连贯、旅游经济全带动的良好局面。设计出多条景观丰富、资源紧凑、产业连贯、经济形态完整的旅游线路,并出台了《石泉县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办法(试行)》《旅行社“引客入石”奖励办法(试行)》,政府筹备预算资金奖励做出相关突出贡献的旅游企业,将旅游扶贫进程中相关产业,如: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服务、农副产品供应、特色手工艺等,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由面及区的互联互通的串联在精品旅游线路中。由此提升旅游经济效益,带动整个石泉片区精准脱贫。

  旅游扶贫,“线上线下”齐发力

  自国家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工作以来,为加快石泉旅游扶贫特色农特产品“走出去”步伐,每年组织相关企业,积极参加“丝博会”“广交会”等大型盛会,联合各大企业,搭建“寻味石泉”电商平台,与市场广泛对接,扩大鬼谷子腊肉、桑叶系列产品、黄花菜、黑花生、桑葚酒、有机大米、魔芋料理包等10余个具有石泉地域特色名优旅游产品的市场销售空间,随着互联网市场营销的进一步发展,石泉将电商作为开展消费扶贫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运用京东、天猫、淘宝等网上展销平台销售产品30余种,建成运营了魅力石泉、珍佰农电商平台、博硒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平台等多个电商平台,线上线下年销售旅游商品及农副产品达200吨以上,助力石泉特色旅游商品“走出去”。

  同时,针对农产品上行“物流成本高、效率低”这一痛点,建成1个县级运营中心、11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46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基本形成覆盖全县的电商服务体系。据统计,2018年石泉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178亿元,其中网络销售额1.547亿元,网络购买额1.631亿元,快递收件92.56万件,快递发件24.70万件。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