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新闻 > 正文

村子美了,村民富了,他却走了……

新闻 陕西日报 2021-07-28 13:23:12

  邱文均发动三轮摩托车时,瓢泼般的大雨浇在他的身上,顺着雨衣往下流,湿透的裤子紧紧地裹在他的腿上。他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大声对妻子舒基翠喊道:“到了我就给你打电话。”说完,转身开着摩托车,“突突突”地下山去了。谁成想,这句话竟成了他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

  “6月以来,县上突遭大暴雨,安康市紧急通知,要求所有镇村干部坚守岗位。”7月25日,岚皋县民主镇党委书记彭仁银告诉我们,“6月26日9点多,暴雨把镇上通往榨溪村村委会的一段路冲垮了,支书邱文均接到通知后,便急匆匆赶往村委会。”

  40多分钟过去了,舒基翠开始一遍遍拨打丈夫的电话,话筒里一遍遍传来“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11时,舒基翠终于坐不住了,拿过一把雨伞,冲出门外,顺着山路往下跑去。

  舒基翠沿着通往村委会的山路,冒着大雨,边跑边喊着丈夫的名字,心里忍不住胡思乱想。突然,在一个山道拐弯处,她一眼看到自家的三轮摩托车翻在山坡下。当她连滚带爬地跑到车跟前时,邱文均已停止了呼吸。

  他卖掉妻子养的3头大肥猪,把村里的电价降了3斤玉米钱

  2001年一个冬日,邱文均正要把圈里最后一头猪牵出来时,妻子舒基翠含泪拦住他说:“就剩这一头猪了,马上要过年,娃们好歹得吃口肉吧。”

  看着妻子瘦弱的身躯,邱文均狠狠心,生平头一次冲她吼道:“让开!”说完便一把推开她,牵着猪走出院门。

  当年,在外务工干得顺风顺水的邱文均,被老支书苦口婆心地劝回来,挑起还没合并的太洪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太洪村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穷村子,“地无三尺平、九山一分田”,全村452人仅靠384亩东一块、西一块的耕地过活,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700元,可电价却高得出奇。1度电1元多,相当于村民卖4斤玉米的钱。邱文均一当上村支书,就从改造电网抓起。

  那段时间,邱文均每天一大早起来,揣上几个馍便坐车跑县上、跑镇上,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去对接。到了饭口上,别人下馆子,他就找个人少的地方,就着水龙头一口凉水一口干馍地对付一下。终于,10万元的电网改造专项资金到位了。

  水泥杆、钢芯线的费用,国家给补助一半。可另一半,还得群众集资,算下来每户得掏600多元。邱文均二话不说,把自家猪圈里养的3头猪卖了一头,带头交了集资款。

  过了几天,村里有些农户因凑不齐集资款来找邱文均。邱文均没吭声,又卖了一头猪,替群众垫上钱。看着圈里剩下的最后一头猪,舒基翠有点急了。

  那年冬天,电线架起来了。按照合同,还要再交最后一笔费用连接主电网,可村上实在拿不出一分钱了。邱文均召集村委会主任、村会计商定,3个村干部每人再凑1000元,给电力部门把钱交上。于是邱文均不顾妻子的阻拦,狠着心卖了圈里最后一头猪。

  主电网连接上了,村里的电灯亮了,电费也便宜了,村民卖1斤玉米的钱就能交1度电费。可邱文均心里内疚了很久,毕竟这是结婚以来,他第一次跟妻子吵架,第一次粗暴地把妻子推到一边。

  “我不怪他。”舒基翠说,“他为村民办好事,我咋能怪他呢。”

  他带领群众在“洋铁板”上种出了“黄金叶”

  “文均,那道梁坪可硬得像块‘洋铁板’,老几辈子都没听说那上面能种东西。”听说邱文均要去道梁坪上种烤烟,村上几位老人赶忙到他家来劝阻,“之前不是也来了30多个外地烟农,叮叮当当地折腾了一整,到头来还不是白费劲吗?”

  太洪村有一梁一沟一坡,只有马桑树、丝茅草丛生的道梁坪地势较缓,光照条件好。当了村支书,邱文均多次自费去旬阳学习种烤烟技术后,决定带着全村人在梁上开荒种烤烟。他笑着安慰几位老人:“你们放心,地是咱村上的地,人是咱村上的人,我就不相信了,咱自己的地还养不了咱自己的人。”

  话虽这么说,可道梁坪上的土的确硬得像铁板,一锄头下去不足一寸深,一天下来挖不了一分地。挖了几天,有村民开始打退堂鼓。邱文均一边给大家鼓劲,一边自己带头挖,每天第一个上山,最后一个回家。锄头挖断了,找铁匠修;双手磨破了,用纱布缠。几个月下来,他们挖断了200多把锄头,终于挖出50亩烤烟种植核心区,种上了绿油油的烟苗。

  邱文均算了个账,从家里到梁上要走2.5公里山路,一天来回得一个多小时。为了方便照看烟苗,他索性举家搬到山上。村民都说,人家都是把家往低处搬,邱支书却往高山搬。人家都是交通、吃水哪方便往哪搬,他却是哪儿不方便往哪儿搬!

  2001年,邱文均带着乡亲们在道梁坪上辛苦劳作了一年,全村烤烟收入13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了1000元。彭仁银介绍,2003年,岚皋县曾提出一个口号:“镇学民主,村学太洪”,邱文均成为全县村干部学习的榜样。

  兄弟也是村民,村民都是兄弟

  邱文均的大哥也住在太洪村,当初村里修建活动室,他认为应该给自己一些补助,可没想到邱文均却告诉他,按规定一分钱没有。大哥气得瞪着邱文均,一字一句地说:“我可是你的亲哥,你当再大的官儿也不能忘本啊!”

  邱文均耐心地解释说:“在家里你是我大哥,但在村里你也是村民,我得一碗水端平,任何事都得按政策办。”

  大哥气得一甩手走了,很长时间都不理他这个支书兄弟。

  村里的特困户田加强,早年间外出打工意外落下残疾,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一屁股外债。邱文均主动找上门,帮他在道梁坪种了5亩烤烟。从此以后,无论天晴下雨,邱文均几乎天天都先到田加强的烤烟地里看看,有问题当场解决,需要农药、肥料,就跑回家先拿自己的应急。由于管护得当,田加强的5亩烤烟当年就卖了6000多元,他高兴地逢人就说:“多亏了邱支书,他把俺当兄弟一样照顾。”可邱文均自家的10亩烤烟却由于疏于照看,总共也只卖了6000多元。

  2015年,太洪村和山下的老榨溪村合二为一,邱文均毫无争议地当选为合并后的村党支部书记。也就在那一年,烤烟价格开始政策性下调。有人看到,邱文均整夜整夜蹲在烤烟地旁,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周春晖是榨溪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和邱文均共事多年,很敬重这个年长他十几岁的老大哥:“邱支书脑子活泛,眼光也看得远。他几次对我说,‘种烤烟虽然短期效益很好,但风险大,得提早谋划一个能长远发展的产业’。”

  2016年年底,邱文均与驻村工作队队员一起外出考察,通过实地比较,确定把种植猕猴桃作为村上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他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又贷款25万元,在山上开始试种猕猴桃。

  2018年,省果业局肯定了岚皋县发展猕猴桃产业的规划;2019年年底,榨溪村猕猴桃种植面积增至1500亩;2020年,榨溪村猕猴桃产业累计产果5万余公斤,销售额达50余万元,带动贫困群众112户421人增收。

  贫困群众李世仲跟着邱文均学种猕猴桃,很快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一年收入4万多元,于2018年顺利脱贫。

  6月30日邱文均下葬那天,李世仲哭成了一个泪人,他亲手撰写挽联:“情同手足昨日把酒言欢,亲如骨肉今天剜心之痛。”

  在榨溪村,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2020年,榨溪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榨溪村成为安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当年5月,榨溪村被省委组织部授予“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称号。今年5月,邱文均荣获“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68岁的村民包永贵眼含热泪说:“文均这一辈子,想得最多的是别人,念得最多的是大家。他日思夜想要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如今,村子美了,村民富了,他却走了……”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