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新闻 > 正文

老朱的幸福生活

新闻 延安日报 2021-02-03 12:52:31

  我们不怕苦,只要有心劲儿、好好干,勤劳就能致富。我现在很满足。住上了宽敞的房子,孩子们也都成了家,自己也有营生干,日子是越过越有滋味儿了。

  1月18日,阳光明媚。一大早,吴起县吴仓堡镇乱石头村的老朱一家全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一家人正在为老朱的孙子朱云飞的结亲仪式做着准备。因为疫情原因,双方长辈决定取消婚礼和酒席,只简单地举行仪式。

  老朱名叫朱久贵,年过七旬,是地地道道的乱石头村人。

  靠山坡挖两孔土窑、安上门窗,这就是以前不少村民的家。老朱家也是如此,在两孔土窑里过活了大半辈子。2015年,随着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的落实,吴起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加大措施改善贫苦偏远地区村民的居住环境。

  在脱贫政策春风的吹拂下,老朱一家人挪出了“穷窝”。原有的窑洞进行翻新,新窑洞修得牢固敞亮且十分温馨。在院子西南角靠山坡处,老朱还盖起了一排砖瓦房,全家有了布局合理、整洁独立的院落,厨房、客房、住房、库房等各个房间完备,每个房间里水电暖厕功能齐全。此外,朱久贵还在院外留余了3亩多的活动场地,平整出了一小块菜地,种上了各类蔬菜。

  自从有了美丽的庭院,老朱的生活越来越有滋味了。“以前每年过年过节,我们都是到县城儿子家里过,但我不太习惯住楼房。可老家地方小又老旧,孩子们又不愿意回来。”他说,现在老家的地方敞亮了,孩子们一到周末都回来了,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的。“等疫情平稳了,我们还要在老家给孙子补婚礼办酒席,既体面也热闹嘛。”

  住上了新房,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好。老朱家里的几孔窑洞里,粮食堆放得满满当当:玉米1万多公斤、荞麦3000多公斤、油籽3000多公斤、黄豆2000多公斤、谷子1000多公斤……2万多公斤的粮食,是朱久贵老两口近七八年来的积蓄。依靠这些粮食,他们每年也有1万多元的收入。

  除了种庄稼,老朱和老伴儿王贵花还饲养了60多只羊、50多只鸡。对他们来说,喂养这些羊和鸡并不容易。一部分的饲草、饲料是他们在山里挖回来的,还有一部分需要把玉米和玉米秆用粉碎机加工粉碎,按比例配置。“我们要好好养这些羊和鸡,将来的好收入,可指着它们呢。”老朱笑着说。

  幸福,是老朱如今最大的感受。虽然身有残疾,但他体魄硬朗、心明眼亮,老伴儿王贵花干活干脆利落,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她一手操办。儿子朱宏文也聪明能干,他和爱人开过食堂、干过电焊。如今,朱宏文在吴起采油厂上班,全家有了稳定的收入。

  朱久贵深信,只有实干苦干巧干,才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虽然早年的日子过得苦,但他不甘落后,寻找机会摆脱贫困。了解到吴起县决定将荒山荒坡一次性划拨到户、承包治理的消息后,朱久贵和家人商量,决定拿出1万元将庄前屋后280多亩山坡地买下来承包治理,遵循“一年摆上、三年补齐、五年见效”的治理办法管理。这不是一件易事,不流几身汗、不脱几层皮是干不好的。

  在村里人看来,朱久贵走了一步险棋:他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劳力,而且造林种草是有季节的,一耽搁就是一年。但朱久贵下定决心要好好干,积极向林业部门争取树苗、树种,同时还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来抢抓时间造林种树。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奋斗,他种植的酸桃、酸杏等初具规模和成效,年收入超过1万元。另外,朱久贵还承包了20多亩果园,2020年也开始挂果,目前长势良好。

  “我们不怕苦,只要有心劲儿、好好干,勤劳就能致富。”朱久贵说,比起过去的日子,现在的生活真是好。“我现在很满足。住上了宽敞的房子,孩子们也都成了家,自己也有营生干,日子是越过越有滋味了。等我们把羊和鸡养好了、果树种好了,收入肯定也有了。”说起以后的打算,老朱一脸幸福。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