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新闻 > 正文

有故事的椴树坪

新闻 商洛日报 2021-06-10 15:25:50
\

  椴树坪一角

\

  孔雀岭

  从山阳县城出发,沿银照公路翻过巍峨的梅子岭,越过一山环水绕、秀峰夹峙处,正迟疑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眼前却豁然开朗,一个清新别致的山乡直扑眼帘,但见田陌纵横依偎小河两侧,白墙瓦舍与小洋楼交错环绕坡根,炊烟与晨霭飘荡于苍翠的山间,耳边还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这个地方叫椴树坪,隶属王闫镇天桥社区,从此处经王段路向东可到商南、西峡,向西可抵丹凤,东南可达郧西,明末到中华人民中国成立前是陕鄂东线茶马古道的咽喉,现在则是山阳东线进入老照川区域的必经之地,也是进入两郧(郧西、郧阳)达江汉的要道,堪称郧照“锁钥”。正因为如此,周围方圆百里,几乎无人不知这个小山村。

  这个恬静的山村形似一个巨型的葫芦,葫芦柄在与蜡烛山村相接处,葫芦底则在与王段路相交处的秀峰“狮子头”,南边的大印坡、双大梁与北面的孔雀岭,将田园人家环抱其间,形成一个山间小盆地。相传过去此地既无人烟也无地名,一个来自江汉的方士堪舆风水,沿江汉天河而上,发现此地犹如“金线吊葫芦”,是能出将帅之处,可惜葫芦底未长成,南坡的大印山又有天坑漏气,即使有人才,总会蹉跎波折,难成正果,可这种风水不旺才俊却能养俗人,是一处避灾安居的好地方。惋惜而退的方士将这一消息带回了湖汉,先后引来两湖(湖南湖北)几户避难求生之家来此定居。

  曾有歌谣“进得葫芦峪(方言读ru,平声),下雨不用屋,十年九旱饿不死,人人有清福”,传神地描绘出了这个地方的特点。据说昔日该地森林茂密,巨木参天,下大雨时在大树底下也淋不到雨。由于有森林相护,植被丰富,生态十分优越,不仅少有旱涝之灾,就是有,遍地的野菜、野果、山珍也足可供人生存。1958年大炼钢铁,老小齐上阵,一年就向当时的大坪、水草两处铁厂输送木炭10万多斤,1967年银照路修通后的十多年间,每年输出木材30多卡车,成为当时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

  奇怪的是此处林木虽丰,椴树却少有踪迹,而此地恰恰叫作“椴树坪”,则来自一个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村中的公场边有棵大椴树,枝叶能铺盖1亩地。有一年冬天,离树不远的张家院子出现了一桩怪事——每隔两天的夜半时分,随着一阵狂风来临,总有一个洪钟般的声音在窗外索要旱烟吃。张家老爷子不敢违抗,只好在烟斗里塞满烟叶,点上火,把烟嘴从窗眼送出去,那个声音总嫌他给的烟没劲,说是用树叶糊弄的,每次都是连吸几袋烟后,才随着一阵风而去,隔天夜半时分又来了。张家老爷子心想这恐怕是哪方妖邪,心生一计,有天晚上把老土枪装上药,将枪杆伸出,说“烟来了”,听到有含烟杆的动静,就放了一枪,没想到窗外飘回洪钟般的声音:“这回的烟劲大,还呛呛的。”张家老爷子大惊失色,一晚没敢睡,第二天从远处请来一个先生,以求应对之策,当晚又求神拜佛,忙活到后半夜方睡下。朦胧中,他见一仙姑来到屋子,并告诉他:“我是天灯山织女祠的,你们这里有一大树成精,现在要烟抽,来年还会兴风作浪、祸患乡里。明天晚上,你将炉火生旺,把斧子烧红,等他再来要烟抽时,你让他把嘴张大点,把斧头送他嘴里。”一觉醒来,他方知这是织女前来点化,便赶到天桥的天灯山织女祠焚香敬拜。到了夜半时分,洪钟般的声音又在窗外响起,张家老爷子就按仙姑的吩咐将烧红的斧头送出去,只听一声刺耳的声音随风远去,外面便没了动静。之后的夜晚,窗外再无要烟的声音了。第二年的春天,人们发现,原本长得枝粗叶茂的大椴树慢慢干枯了,几个月后村民将树伐掉,在解板的过程中,发现树心有一把斧头。乡邻用这棵树做了10副板床、9个板柜(板床是过去农村的一种老式床,四周都用厚木板包裹;板柜是老式储粮柜子,每个可储粮千斤左右)。

  椴树坪有三景———狮子守印、秀岩水帘、孔雀展翅。在银照路与王椴路交界处,有一个突兀的山峰,近看如墙耸立,站在下面几百米外的公路上向上看,犹如一头雄狮伏卧,注目对面的大印山。壁立的山岩构成狮子的五官,山头的松林巧妙地成为狮子的鬃毛,惟妙惟肖。狮子头南侧的大印山,从高处俯瞰,其与相连的双大梁(山名)如同一个带把的大印。山里有多处洞口直立的溶洞,其中一处叫“龙井”,深不可测,投以落石,声传数分钟之久,据说下面有横洞通往漫川关,冬春之际,洞口还会冒出薄雾。村民传说,狮子头是从别处飞来守大印山的。因大印山的天坑会吸走阳气,给这方生灵带来灾祸,巡游来此的织女就谴来狮子镇守,保一方平安。狮子头与大印山对峙,巧妙地形成“狮子守印”的景观。“孔雀展翅”位于村子东北侧的孔雀岭,此岭气势巍峨,山巅之上的一片树林形成一孔雀图形,尤其是春夏之际,风拂树林,“孔雀”展翅欲飞,栩栩如生,此岭便因它得名。乡民讲:“心情不好的时候,瞅瞅它,会驱除烦闷之气;年轻女子常看它,能增姿添色。”“秀岩水帘”则在靠近李树园组的公路边,此处有长50多米高近20米的一大片姿态万千的水锈石,山泉长年累月从里面喷薄而出,形成一幅天然水帘,晴朗的日子有时还会看到彩虹。这里的水清澈透亮,甘美可口,是当地主要饮用水源。关于“秀岩水帘”,当地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这里缺水,生灵不生,织女将五彩石投于此处,并以甘露淋之,才成一清泉茂盛之处。每逢七夕,常有村民来此处敬拜织女,感谢滴水之恩。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路过的大小车辆常常整车带走水锈石,使这里失去了往日的秀色,但清泉却一如既往地流淌。

  椴树坪现有的住户几乎是清一色的南方移民,早期的人口只有戴、张、陈、赵、董5姓,其中戴氏家谱记载,该家族清朝乾隆年间从湖北黄冈迁来,其他几姓因无记载,来处不详,但传说也多来自两湖、江西,至今好多人家都保持着半夜吃年饭的习惯,即所谓“鸡不叫狗不咬,半夜过年黄州佬”。

  杀年猪、请年客、玩狮子、祭灶神,也是当地南方移民特色显著的代表性风俗。每年腊八过后,各家各户都会请来杀猪匠杀猪办年,所不同的是,拉猪前,主人会在猪圏向养了一年的牲口述说抱歉和寄语,秉求神灵让猪来生投胎于人,猪杀死后的第一件事则是化纸三张,切割下来的几大块肉煮熟之后先敬土地爷。之后,要请来帮忙的和没帮忙的同院子邻居同享年猪肉的清香。请年客则是另一种充满暖意的风俗,一般从大年初二开始,利用难得的清闲和准备的年货,办年客席(宴),全组20几户包括平时有不快、有隔阂的都一家不落每家一人请到家里来,按辈分和年龄排好座位。放一响爆竹后,宴席开始,主人首先说一段感谢乡邻、寄福来年的“酒话”,然后大家开怀畅饮,席间一般上19道干果、菜肴,意喻邻里和睦、世代久安。这时候,一年的辛劳与不快烟消云散,浓浓的暖意融入“一笑泯恩仇”的欢声笑语中。请年客一般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二,基本上家里情况过得去的都办,期间往往是争先恐后,而年客宴则是各户一年之中最丰盛的宴席。

  传承于南方习俗,重视文化礼仪成为特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此地就办有一所私塾,由戴炳政任学长,张满怀任先生,有附近的学生20多人,这些学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文化人”。私塾延续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在这里办起了天桥乡第二所初小,延续至1953年,当时有学生30多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制度后,这个不到百人的小山村先后走出3个中专生和3个大学生,有8人在外参加工作,虽比例不算高,但在偏僻的山区也算远近有名。

  老油房、水磨子则是椴树坪老一辈乡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这个油房最早由当地戴氏家族在二十世纪初期所建,1955年初级社时无偿交给生产队经营,一直到七十年代中期。油房有一大一小两间房子,大间是放置产油的核心设备“闸股子”的地方,小间是用于炒油籽的地方,总面积约有120平方米。榨油的主体部分由耐腐的八根青冈木组成,其中4根为支撑腿,4根组成放置油饼的地方,叫闸股子,每根直径约50厘米,长约6米,重约250公斤,当时由16个人运到油房,整个闸股子重近两吨。油饼由炒到一定火候的油籽放于用龙须草做成的油包,再装进两个直径50厘米的铁箍中趁热踩压而成,闸股一般放油饼10到12块,边缘约一米空处用长度一到两米、粗细15—40厘米不等的铁匠树做成的10多个油锏逐渐填实,然后用悬于油房横梁上,离地约一米多的一根直径20多厘米、长约6米的撞杆撞击油锏挤压,将油榨出。每次打油都由一个油匠和一个油饼师傅主导,另由烧火、炒籽、碾子杂工6人配合。油闸下面的贮油槽也是用一整块圆木雕凿而成,可贮油60多公斤,每槽油大约用时半天,产油10多公斤。尽管是体力活,但每逢打油,油匠一声呟喝,队上的青壮劳力总是争先恐后赶来参加,因为这是一个极具节奏、强调合作而又热闹的工作。尤其是榨油时抡动撞杆的三四个人,边抡边唱着劳动号子,常引得全村老少来看热闹。当时附近的两三个乡只有这一个油房,每到冬腊月,周围三五十里地的乡民都带着油籽来此换油,也以油籽支付适当的利润,由此加工出的多余的油按工分多少分给各户。当时所产的油以小麻籽油、漆油、荏子油为主,由于以天然方式加工,所产的油清香可口,深受欢迎。每到打油季节,人来人往,满村飘香,颇有节日的气氛。由于有了这座油房,这个小队家家户户年节都可以用上当时比较奇缺的“清油”(即植物油)。可惜随着机械的引入,这个油房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消亡了,一些乡民谈起,无不深感惋惜。

  这里的水磨建于1964年,磨房上下两层,以水冲击木制水车带动楼上的石磨加工粮食。据乡民记忆,水盛季节,用两个辅助劳力一天可加工小麦600多公斤,而当时农村普遍使用的小磨,用3个人一天也只能加工20公斤小麦,而且累得要命。自从建起水磨,节省了不少劳动力不说,每年对外加工收入也成为当时大岭大队和椴树坪生产队集体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力多的家庭,每年的余粮款里都有它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它环保健康的优势在今天看来仍难以替代。老油房、水磨子不仅承载了一代人的希望,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椴树坪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红色基因的乡村。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仅有10多户人家的村庄先后有陈胜刚、柯有才等5人参加了谭道鹏、刘新德领导的游击队,而当时的私塾学长戴炳政则带着他的两个学生张清朝、张清军一同投奔游击队,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村里还有陈远林、张满贵2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经历了解放战争的洗礼。正因为这里基础好,群众向红,1946年中原军区部队在李先念率领下转战商洛期间,其分支部队先后多次到椴树坪修整和养伤,前后长达一年之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张姓、陈姓家中还保存有多张盖有中原军区和新四军大方印及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签字的借粮条。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由于基础薄弱,海拔偏高,当地农作物生长受限,同时道路等级低,发展较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战略转型和交通环境不断改善,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椴树坪的发展也开始迈入快车道,全组的民居除近年新建的外均进行了改造,入户路基本实现了全水泥化,一些青壮劳力随着改革浪潮投入到劳务大军,不仅提高了收入,也增长了见识。

  由于地处天桥、王闫中心地带,加之交通便捷,地形相对开阔,2006年,原天桥中心小学由板房村迁至椴树坪,通过近一年的建设,一所占地6亩、建筑面积4100多平方米,教学楼、媒体室、试验室和塑胶操场一应俱全,富有现代气息的学校在此落成,从此安静的小山村多了一份动听的读书声,加之穿村而过的银照路的改造提高,一些群众开始走上服务业、养殖业、运输业之路,经济收入快速增长,全组20多户人家,电视机、洗衣机、冰箱、摩托车基本普及,近一半的人家有了小轿车和运输车辆,虽有不少群众仍留恋昔日的白墙瓦舍,但家里的装饰、用度已向城市化靠拢。现在,村民最期待的是连接郧西的省道早日建成,让手握郧照“锁钥”的椴树坪,利用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生态早日打开旅游发展大门,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天,一定不会太远!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