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新闻 > 正文

从幸福出发 过红火日子

新闻 延安日报 2021-01-07 13:27:41
\

● 延安苹果成为老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蛋蛋”(资料图片) 记者 刘阳摄

  冬日的陕北大地被严寒包裹着,萧瑟冷清。

  走进延川县关庄镇甄家湾村,沿途村民遗憾地告诉记者:“你们来得迟了,前些天,村里可是真热闹。好几部影视剧接连拍摄,剧务车就停了几十辆,村里的窑洞民宿都住满了,来的都是五湖四海的人……”

  4年前的甄家湾村却是另一番光景:人均耕地仅1.6亩,靠种地脱贫无望;村集体经济收入“零”,产业发展“零”;大量年轻人外出谋生,204户706人的大村庄常住人口仅百人左右,且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

  2017年,为摆脱贫困,甄家湾村大力推进“三变”改革,将古村66院167孔古窑洞产权、新村14院64孔闲置窑洞使用权和全村1150亩耕地经营权等流转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益,盘活了闲置资源,在保障群众增收的同时,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2018年,该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前的不足3100元提高到了近2万元,村集体收入由2017年前的“零”收入增长到百万元以上。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吹响了全国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号角。

  多年来,延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强力推进,举全市之力集中攻坚,努力做到村村过硬、户户过硬、全面过硬。

  产业扶贫是脱贫致富的“源头活水”。延安牢牢抓住这一关键,立足实际,深入推进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后整理,让农民群众在全产业链上增收。全市5.66万户15.46万贫困人口享受产业扶贫政策,其中1.68万户发展苹果产业。684个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带动4.7万户贫困户。列支697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442个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全市1784个村全部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将苹果、设施蔬菜、核桃、红枣等19个险种纳入农业保险范围,落实补贴资金6871万元。13个县(市、区)均建成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成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309个,培训电商人员1.26万人次,注册网店、微店超4.33万户。

  2019年5月7日,随着最后两个贫困县延川、宜川脱贫退出,革命圣地延安告别绝对贫困。这是延安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跨步,是老区人民追梦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2020年以来,延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四个不摘”要求,发扬延安精神,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百日行动和“对标补短”工作,稳稳走好脱贫路。剩余在册4934户844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1747.48元。

  “我种了3个大棚,一年下来,收入有七八万元,觉得比揽工强多了。”走进安塞区坪桥镇马家塬村,正在大棚里忙碌的脱贫户钟巧玲停下手中的活儿高兴地说。

  马家塬村地处白于山区腹地,山大沟深、地广人稀,无主导产业,村民多以放牧、传统农耕为生,年轻劳力大量外流,土地撂荒严重,是典型的贫困村,时至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还不足4000元。

  自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马家塬村修大棚、搞养殖、建果园,一项项特色产业拔地而起。几年下来,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00元,村集体经济了实现由零到纯收入11万元的转变。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历史的昭示如此,今天的探索莫不如是。

  凌晨4点,子午岭脚下的杜洛尾村,一盏灯悄然亮起。每天这个时候,黄陵县双龙镇洛尾村王本领一家就开始了忙碌而充实的工作。

  磨浆、熬浆、点卤水、注模、压水桶……每一道工序都井井有条。对于王本领一家来说,豆腐是他们脱贫致富的法宝。

  脱贫攻坚以来,王本领一家被确定为精准扶贫对象。他知道,要脱贫仅仅依靠国家的帮扶和救济是远远不够的。2016年初,他萌生了扩大豆腐制作规模的想法,在包扶干部的帮助下,拿到了县上产业扶持资金5000元,当年年底,家庭人均纯收入就达1.8万元。2018年,王本领又新建了厂房,豆腐加工产量、规模一下就上去了,一家人也越来越有干劲,如今,一年下来,家庭收入近20万元。

  曾经的贫穷落后烟消云散,革命老区群众笑靥灿烂。延安人民正步履铿锵,携手迈向小康之路。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