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新闻 > 正文

徒步在大山深处的背篓电工

新闻 商洛日报 2020-12-01 10:58:11
\

  网友为宁启水点赞

\

  宁启水为山上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捎带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11月24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国网山阳县供电公司宽坪供电所员工宁启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作为一线劳动者中的杰出代表,这是宁启水继2014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再次获得的特殊荣誉。

  宁启水是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山阳县供电公司宽坪供电所安全监督员、山阳县南宽坪镇安家门村党支部副书记。他于1997年7月参加工作,20多年来靠一双“铁腿”徒步跋涉,为万佛山、裙子沟等4个不通公路的村庄的486户群众提供用电和便民服务,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峡谷之间行走。仅巡视线路、催缴电费也需要15天时间,他早晚两头不见日头,哪里黑了就在哪里歇。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

  身负重伤不忘履职尽责

  2011年腊月的一天,北风呼啸,雪花飞舞,18.6平方公里的万佛山村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雪雾中。此时此刻,一个背着抢修工具的身影艰难地跋涉在崎岖的山路上。这是宁启水接到群众汪宗奎的报修电话后二话没说,立即拿上行囊顶着寒风,踏着积雪,赶紧去抢修。

  天冷,雪大,路滑。羊肠小道被积雪覆盖,眼前一片白茫茫。宁启水深一脚、浅一脚地奋力前行,不慎摔倒,左脚扭伤,疼痛难忍。他望着冰天雪地的茫茫林海,想着马上就要过年了,群众等着用电,就忍痛继续前行。途中,一个外出打工回家过年的小伙看他一瘸一拐、疼痛难忍的样子,坚持要送他下山治疗,他却说:“先去给宗奎叔把电修好再说!”

  在小伙的搀扶下,宁启水赶到故障现场,很快接好了断线,恢复了供电。此时,宁启水的脚已经红肿得不能下地走路,现场的群众非常感动,大伙立即找来木棍做成简易担架,由8个人轮着在天明前把宁启水抬到山下的板岩镇中心卫生院。

  宁启水工作20多年的时间里,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他曾被路边的马蜂蜇过,被深山的野猪、毒蛇惊吓过,被猎人的兽夹夹伤过。但他从不言苦,也未曾有过一丝一毫的动摇。他常说:“电是这些高寒边远山区群众生活生产的保障,我苦一点累一点算不了啥,不能耽误群众用电大事。即便是将来山上只有一户人家,我都要无怨无悔地坚持下去!”

  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宁启水承担着商洛4个条件最为艰苦且不通公路的山村的抄表收费、线路维护与故障抢修等工作。4个山村,仅抄表收费一项工作,每月步行路程在380公里以上,加上线路维护、故障抢修等,他20多年走过的路程达8万多公里,足足绕地球2圈。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宁启水硬是用细心和真心,使他管理台区的线损历年来为宽坪供电所最低、故障报修最少、电费回收及各项指标名列全所前茅。

  不畏艰险为民送去光明

  2010年3月22日傍晚,万佛山上乌云密布、狂风四起。突然,一声惊天动地的炸雷在人们头顶炸响,紧接着,噼里啪啦的大雨随之而来,气温急剧下降,大雨成了冰雨,冰雨转眼变成了手掌大的雪片。不久,暴雪成团地砸向地面,霎时间,大山、林木,甚至悬在半空中的导线,在寒风中开始吱吱呀呀的颤动。这场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使万佛山村90%的电杆被大雪压断,万佛山陷入了一片黑暗,群众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长年服务万佛山的宁启水,深知断电对群众有着怎样严重的影响。3月23日,天刚放晴,心急如焚的他就背着百余斤的抢修材料步行上山。途中,他多次摔倒在雪地里,好几次差点掉到沟里,但他继续坚持着,傍晚时分才到村里。劳累和饥饿让他几乎虚脱,可他顾不上休息,向村民小组长了解受灾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力翻山越岭查看灾情。看到输电线路杆塔扭曲瘫倒在地,根根导线变成了碗口粗的冰棒拖拉在地,痛心的他立刻在现场制定抢修计划,迅速组织群众抢修。

  暴雪之后留下的,是一个胶泥的世界,宁启水和群众们稍不注意,就会重重地摔倒在地,像穿上了一身泥染的战地迷彩服。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几次三番之后,宁启水成了一个泥人。饿了,他咬口干饼;渴了,他喝口雪水。在悬崖峭壁、茫茫雪林里,宁启水和群众更换了一根又一根木杆,寻找和连接一处又一处断线……皑皑白雪下,那踏着尺余积雪、多次往返山间背来抢修材料的身影,那被汗水打湿的一抹国网绿,成为秦岭深处万佛山灾区群众抢险救灾、恢复家园、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生产的新希望。

  仅仅11天时间,万佛山又亮了,群众生活生产又恢复了正常。群众感激地说:“这里的电是宁启水给‘背’上来的!”

  心装群众坚持便民服务

  20多年来,背篓与电工,看似不相干的两件事情却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一个山里人常用的背篓从来没离开过宁启水的肩膀,背篓里装有必需的工具、电线、电表、灯泡等外,更多的是为那些留守老人和儿童免费捎带的油盐酱醋、大米、面粉、作业本等生活必需品。农忙时节,背篓里还会多出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每次上山后,宁启水都抽出时间陪一些孤寡老人聊天,把他们需要的生活必需品记在心上,在下月准时给背上来。历年来,他背送的物资累计重量在5吨以上,他用坏的背篓有8个,他穿坏的草鞋多达120双,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背篓电工”“草鞋电工”。

  2006年实施户户通电的时候,宁启水冒着高温酷暑,整整走了8个小时,给当时的万佛山村长洼组81岁的孤寡老人王尊德背去拉电用的30公斤材料。他在路过树林时,一不小心被大马蜂蜇了,浑身红肿,疼痛难忍,他把材料放在路边的草窝,连夜下山治疗。肿痛还未完全消除,他就急着返回老人家给架线供电。平日里,他每次结束工作后,对老人嘘寒问暖,时时关心老人的生活。老人时常说:“真没想到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用上电,还能遇到这么好的电工!”

  住在万佛寺遗址悬崖边上的盛庆全和老伴守候在祖辈居住的偏沟野洼里,儿子和儿媳妇常年在外打工,老两口一年难得下一次山,生活用品基本都是宁启水给背上来的。

  63岁的段显银老人说:“这些年多亏了启水,地里栽的菜秧子、生活必需品等,都是他每月免费给背上来的,给我们这些留守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帮了大忙。这里条件艰苦,但用电从没出过问题,只要一个电话,不论啥时候他都能及时赶来,山上群众没有不念叨他好!”

  宁启水见证了电对处于高寒边远山区群众带来的好处与便利。随着移民搬迁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山上群众越来越少,留下的是些老弱病残及留守儿童,宁启水仍用真心真情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和山区群众一起守望着希望的光明。

  勇于担当干在基层一线

  “安门是全县地理条件最差的深度贫困村。群众要脱贫,作为村干部的我们绝不能摆花架子,要抓住‘精准’两个字,为群众办实事。”这是宁启水常说的一句话。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宁启水利用每月抄表收费、维护线路的时机,经常走村串户亲近村民,竭力把群众反映的最关心、最期盼的每一件事都解决好。安门村地理条件差,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群众出行不是上山下岭就是跨沟过河,农产品和生活用品还得肩扛背驮。宁启水通过多方奔走,积极反映情况,争取到国家项目资金,先后实施了十里沟、东西台7.3公里的村组路硬化,新建了村服务中心和安家门小学教学楼,修建了金钱河便民桥及大山沟组索道,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

  作为宽坪供电所的安全监督员,宁启水把村上的用电安全隐患向当地政府汇报,取得政府的理解支持,及时清理了线路通道,使得农网升级改造顺利开展。宁启水积极向山阳县供电公司申请,完成了新建10千伏线路18公里、新布点增设变压器5台/1000千伏安的农网升级改造项目,解决了全村动力电不足和低电压问题。他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动员群众发展产业,目前除“五保户”外,户户都有了产业。2019年,全村整体退出,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由于宁启水维护管理供电任务的洞沟、马鞍桥等村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与亲人团聚,加之安门村与湖北郧西县较近,人员居住分散,相互走访频繁,疫情防控压力巨大。

  作为身兼安门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宁启水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大年三十一大早,他对膝盖骨裂养病在床的妻子汪前桂愧疚地说:“知道你有病,年迈的父母还得你照顾,我是一名农电工,又是村上的副支书,关键时期我必须保障全村用电安全、不发生疫情。”

  在安门村,宁启水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虽然家庭经济不宽裕,但他依然拿出500元钱捐给武汉灾区。疫情肆虐期间,他利用村上喇叭广播、制作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及防疫知识,给群众做好宣传,增强群众防疫意识。他组织村组干部入户细致摸排,对途经武汉返乡人员及疑似人员重点监测,做到责任到人。他和村两委会成员设立3个检查点,严查过往行人车辆。

  白天,宁启水奋战在抗“疫”、维护线路保供电的第一线;晚上,他挨家挨户做好疫情排查、群众心理疏导,了解群众用电及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起牢固防线。

  20多年来,宁启水先后荣获陕西省第四届道德模范、陕西省学雷锋标兵、陕西省电力公司客户满意服务标兵、国网公司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民服务典范。2017年12月,他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憨厚的外表,坚毅的个性,不弯的脊梁,处处显露出的是宁启水对工作的那份火一般的激情。面对各种赞誉,宁启水一如既往地奔走在大山之中。他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让这里的大山更美丽,让这儿的路更好走些!”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