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人物访谈 > 正文

汉台:甘国柱领着群众一起富

人物访谈 陕西日报 2020-09-11 14:34:57
82ef1f02-c965-4027-b5ad-98d9ade289b7.jpg

  “这是小龙虾种苗繁育区,这是螃蟹精养示范区,这是香椿种植区,这是稻渔综合种养成果展示体验园……”8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汉中市汉台区铺镇刘堡村的稻渔共作科普示范基地里,甘国柱如数家珍介绍着自己的“种养王国”。

  甘国柱是汉台区铺镇刘堡村人。当过兵、打过工、做过餐饮,2015年开始发展养虾,后逐步将自己的产业扩大到稻渔混合种养。在发展中,他致富不忘带领大家一起富。如今,他的产业覆盖带动汉台区4个镇9个村500户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致富,其中刘堡村就有62户。

  “发展养虾,源于我的一次外出打工。”甘国柱说。1998年,从部队复员的他,开过餐馆,有过正式工作。后来,他到江苏省一家电子企业打工,结果发现该企业旁边很多人在养殖小龙虾。“我们汉中的水质比江苏好啊,何不在家乡发展养虾?这是挣钱的好门路啊!”甘国柱说。进厂仅半年的他,于是辞职到当地水产基地打工。这一干就是2年,甘国柱学会了稻鱼混养技术。

  2008年,甘国柱回到了家乡。由于养虾需要土地,他将养虾的想法给父母说后,遭到反对。无奈的甘国柱开始干起餐饮业,餐饮门面从2间到6间,从最初快餐店发展到“甘家私房菜馆”,年收入超过10万元。

  靠餐饮赚了钱,但养虾的梦想一直在他脑海萦绕。2015年,有了经济基础的甘国柱,终于说通父母。他将自家较分散的4亩地,置换了集中的水田地养虾。2017年,甘国柱成立汉台区铺镇国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稻蟹、稻虾、稻鱼混养。种养基地面积扩大到320亩。其中养殖大闸蟹27亩、小龙虾综合种养270余亩、种植香椿23亩,养殖家禽1700多只,通过多业种养,降低产业风险。

  “一人富不算富,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富。”甘国柱说。他的产业基地先后流转128户农户土地经营权152亩,他每年按时支付土地流转费用15万元,村里农户每年每亩可收益900元;逢年过节,村上6名环卫工人他都给送上慰问品。每年过年,他都要给全村每户贫困户送鱼。基地聘用固定务工人员20名,其中贫困户5名,每人月工资能挣到2000元;村上将62户贫困户的产业资金以股份形式投入到甘国柱的合作社,每户群众年均产业分红达到1100元以上;为刘堡村培养养殖大户10户,带动全村62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建档立卡贫困户徐彦林,妻子精神上有疾病,全家靠他一人维持生活。甘国柱得知情况后,聘请他到基地务工,如今徐彦林月工资2000元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甘明德家3口人都有残疾,为了照顾他家,甘国柱让这家人每天只来一个人进基地务工,每天支付工资80元,去年,甘明德家收入达到2万多元。

  为了让更多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发展产业。甘国柱先后与铺镇陈岭村和四合村签订了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协议。四合村村民杨坤发展水稻担心没有销路,甘国柱得知后,聘请了汉中市职业农民协会一位电商专家对其进行指导。如今,杨坤不仅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他生产的糙米还卖到了精米价格。

  目前,甘国柱为5个县6个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指导,先后在汉台区开展技术培训42场次,培训1300多人次,472户贫困户间接受益。还帮扶汉台区9个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1000亩。

  付出就有回报。甘国柱先后荣获汉中市脱贫技术服务乡土专家、汉中市“带动脱贫明星”称号,他的合作社先后被授予2018年度汉中市“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企业和汉台区脱贫攻坚社会扶贫先进单位等荣誉。

  “我的心愿,就是想带动更多贫困群众都嵌入到产业链上,实现多产业增收。”甘国柱说。今年他又发展了3亩多食用菌大棚,上半年每亩收入达2.4万元。下一步,他计划在3年内,在铺镇4个贫困村发展食用菌大棚400亩,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回收,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增收渠道更广阔。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