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新闻 > 正文

搬迁挪穷窝 过上新生活

新闻 安康日报 2020-08-06 13:21:11

  走进紫阳县毛坝镇集镇四期供销印象小区,一栋栋高楼整齐划一,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纵横交错,小区里人来人往,老人三三两两闲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幸福的表情洋溢在每一名搬迁群众的脸上。傍晚时分,小区广场上响起的音乐回荡在大妮山下,“地摊经济”开始活跃起来,小区里顿时人气爆棚,更显热闹。

  毛坝镇染沟村3组贫困户马孝贤从山上的土坯房搬到了集镇四期供销印象小区后,通过帮扶干部介绍,他的妻子张书仿在小区当了一名保洁员,平常事情少的时候还在自家自留地里种些小菜到街上卖,他和儿子则外出务工,女儿在毛坝中学读高二。现如今工作稳定、生活方便,一家人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像马孝贤一样,“十三五”期间,紫阳县共有19291户64168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新家园过上了新生活。目前该县已累计建成安置点139个,投入资金近30亿元。

  该县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实施精准扶贫、改善人居条件的关键战役和重中之重,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脱贫”的总要求,坚持以户定建、有业安置,突出精准搬迁、精细管理、精准施策,一手抓项目工程推进,一手抓后续服务保障。

  采取分类安置方式落实住房保障。对能够完全离开土地生存的,实行进城入镇集中安置,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生活条件;对不能完全离开土地生存的,实行靠近园区等有产业支撑点的中心村安置,降低配套设施建设成本,搬迁对象就近在园区务工或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获得收入;对特困群体采取交钥匙工程进行安置,纳入民政兜底,保障搬迁对象生活。

  针对有劳动力能走出去的群众,通过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方式,提升搬迁群众就业能力促增收。现已建成毛绒玩具、鞋服加工、富硒食饮品、仪器装备制造等劳动密集型新社区工厂70余家,依靠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引导搬迁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资产性收益扶贫等渠道获得收入,并落实好兜底保障政策,有效破解困难群体生活问题。

  引进有实力企业,按照市场化方式,在高质量、全方位做好搬迁社区服务管理的同时,建设农业产业基地,组织搬迁户发展特色产业,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实行“零物业费”服务,有效破解搬迁群众“入住难、增收难、管理难、腾退难、融入难”等问题。强力推进安置小区“五中心”(党群服务、综治调解、物业管理、文体活动、老年日间照料)建设,以优质服务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指数,促使加快融入。

  同时,整合行业部门扶贫资金,稳步推进安置点垃圾污水处理、文化活动广场等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改扩建学校(幼儿园)及医院,满足搬迁群众就学和就医需求,全面提升安置点公共服务配套水平,不断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