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人物访谈 > 正文

呼景明:最接地气的食用菌专家

人物访谈 延安日报 2020-07-28 10:58:57
\

  ●呼景明(右)查看平菇长势

  “呼老师,多亏你的技术指导,你看我棚里的平菇出得多好,今年一定还能卖个好价钱。”近日,在宝塔区枣园街道办温家沟村,菇农石彩斌拿着手中的平菇高兴地说。

  石彩斌口中的呼老师是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系的教师呼景明。从1990年起,呼景明老师便一直从事食用菌教学、科研、推广、制种、栽培和经营工作。

  石彩斌告诉记者,他种植平菇快10年了,刚开始技术并不成熟,成品率也低。这几年在呼景明的技术指导下,效益明显提升,现在年产量能达到15万袋,产值近30万元。

  按照过去的标准,7月份的高温并不提倡进行投料制菌棒种植平菇。为了突破这一难题,呼景明根据多年经验,经过不断研究、探索,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最主要的是他学习掌握了我研究出的新技术,主要的办法是大棚通风、物理防虫以及菌袋降温接种,有效防止菌棒的霉菌污染,成品率达到95%以上。”呼景明介绍。

  近年来,食用菌栽培逐渐成为我市各级政府推出的一项致富特色产业,但由于食用菌栽培需要精细化管理,许多农户技术经验不足,部分县区的食用菌发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

  2016年,呼景明担任市级科技特派员后,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用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攻破了食用菌技术上种种难题,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切实增强了农户种植食用菌的技术,受到农户的一致好评。

  在甘泉县下寺湾镇田家沟香菇种植基地,驻村队员王春晖正在香菇大棚里忙碌着,这是他第一年种植香菇,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各方面还不成熟。看到呼景明到来,王春晖立马迎了上去,询问近期的技术难题。

  “今年5月份县上组织香菇技术培训会,我听了呼老师的培训觉得特别专业,后来栽种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我通过电话、微信联系呼老师,他都会耐心解答,有时还亲自下来给我们指导。”王春晖说,上一茬两棚香菇卖了4万多元,达到了预期的效益,今年还打算多发展几棚,带动更多农户一起走上致富道路。

  在呼景明的技术指导下,我市多个乡镇已经陆续开始栽培食用菌。通过菇农听得懂的语言、学得会的技术及合理化的建议,无偿对菇农进行食用菌技术培训,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被大伙亲切地称为“最接地气的专家”。

  “近几年是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从单一的平菇栽培扩展到香菇、木耳、羊肚菌等多个品种,从业人员增加2倍,全市食用菌棒年产从500多万棒到1000多万棒,产值达到1.85亿元,这些成绩离不开像呼老师这样科技人员的辛勤付出。”市园艺蚕桑工作站站长罗富平说。

  今年52岁的呼景明无论在教学还是科研中,从未脱离行业的实际情况,他深知食用菌产业发展中总是会出现新问题,这也对呼景明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为了学习新技术,他多次自费外出考察,与各地食用菌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呼景明告诉记者,他的梦想就是要把现代农业理念、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基层,培养一批观念新、技术强、留得住的农民科技人员。

  多年来,呼景明先后在《食用菌》《陕西农业科技》《吉林农业》等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先后被授予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互联网+双创”大赛陕西省赛优秀指导老师、延安市“三创”优秀指导老师和双师素质教师、市农业局首批特色产业发展特聘专家、优秀特色产业发展特聘专家、陕西省“三区”科技人才、年度优秀“三区”科技人才等荣誉。

  “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我有义务和责任把最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送进温室大棚,送到田间地头,为咱们延安食用菌业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呼景明说。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