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新闻 > 正文

腰包鼓了 情感融了 日子美了

新闻 安康日报 2020-06-16 12:40:10

  “今儿个真开心,社区搞的活动,全是我们自己社区村民上台表演,以前住在山里,吃完晚饭四处漆黑,只能洗洗睡觉了,偶尔村委会搞活动,咱也是坐在下面观看别人表演。”白河县城关镇向荣社区居民魏启顺乐呵呵地说道。

  走进白河县城关镇1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样的赞美时时都有。全镇564户搬迁群众在新家园开始了新生活。

  支部联建民心稳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稳”是关键环节,党建是“压舱石”,组织是“定盘星”。该镇坚持把“一个场所”作为夯实工作基础的核心来抓,强化阵地建设,精心打造党员活动中心,及时跟进“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活动,让退休老干部、社区工厂党员、居民党员、返乡创业青年等吸纳到村(社区)党支部,高标准打造社区组织活动场所软、硬件设施,让“两委”有力量、党员有归属、群众有信心。

  如何让来自不同镇村,有着不同观念、不同生活方式的搬迁群众相互融入,共同开启美好生活的新征程,该镇探索党建引领服务、服务凝聚人心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将城市社区的优势资源和贫困村相互结对,通过党员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定期到村开展支部联建、人才联育、产业联促、活动联办的“四联四促”活动,从而发挥支部在后续帮扶工作中的领导作用,使得基层党组织强起来,从而推动安置点后续发展,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就业增收有保障

  对于城关镇向荣搬迁社区的群众来说,最开心的事,就是能在家附近的社区工厂上班,无论是房背后的益诚服饰社区工厂,还是桥对岸的逸酒酒厂、毛绒玩具厂,大量的用工需求,让住在附近的安置群众有了务工的去处。

  “上下班不到5分钟,不仅在家可以招呼娃上学,还有一笔固定的收入,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向荣社区搬迁群众陈能娥,搬迁到社区后就在益诚服饰社区工厂上班,每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工资。

  如何解决一批像陈能娥一样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实现既“搬得出”,又“稳得住”“能致富”,该镇积极引进新社区工厂10家,吸纳贫困户121人,扶持发展车间9家,吸纳贫困劳动力144人,人均工资达2500元,让搬迁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有了新盼头。

  习惯养成好风气

  “有困难,找网格长。”这是城关镇狮子山社区居民流行的一句话。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带给群众的不仅是居住地的改变,更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近年来,随着搬迁政策的落地见效,昔日的狮子山一改旧貌,实现了“华丽蝶变”,是一个拥有1.2万居民的新城。为了充分发挥社区支部在后扶工作中的领导作用,狮子山社区划分为6大网格,选出22名党员中心户长,充分调动老党员和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实施线上24小时热线服务和线下网格员、中心户长全覆盖的工作模式,中心户长身兼法制宣传员、治安防范协管员、综合信息采集员、宜居环境监督员和紧急情况处理员等职务。对搬迁群众的医疗报销、民政事项办理、子女入学等问题,坚持“限时办结、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做到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一件事”。通过一系列行动和决策,真正让搬迁社区居民找到归属感。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是精准扶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尾战役,做好后半篇文章,是对基层服务群众能力的考验。”城关镇政府镇长余志威说,他们正强化各村社区安置点管理,村规民约、环境卫生、权益保障、贴心服务等工作,引导搬迁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