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新闻 > 正文

秦巴山区飞出“黑凤凰”

新闻 陕西日报 2020-06-16 12:15:00

\

  拿着疫情防控期间新研发出来的产品,郑小翠喜笑颜开。本报记者 李旭佳摄

  12年前,26岁的湖北姑娘郑小翠坐了两天一夜的绿皮火车,来到素有秦蜀要冲、陕甘纽带之称的略阳县,开启了她的乌鸡养殖之路。12年来,郑小翠以略阳乌鸡产业为主导,带动周边村(社区)贫困户发展家庭化养殖,演绎了一段令人惊艳的“黑凤凰传奇”。

  “黑凤凰”开启创业之路

  “乌鸡养殖在1300米以上的高海拔无污染环境中,以野生虫草为食,山泉水为饮,210天山林放养,自然慢生长……”5月27日,在略阳县黑河镇李家坪村,陕西秦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小翠热情地介绍着自己的乌鸡事业。

  略阳乌鸡自古享有“药鸡”之称,是中国四大乌鸡之一。在郑小翠心里,乌鸡更是自己放在心尖上的“宝贝鸡”。

  “咯咯咯……”环视郑小翠的乌鸡养殖基地,不满2个月的小雏鸡正在自动化乌鸡扩繁场里健康成长,较大的乌鸡个个羽毛黑亮、活泼健壮,不远处的无害化处理厂里,工人们正在忙碌……

  每个创业者的背后,都有一个追梦的故事,爱笑的郑小翠也不例外。

  2008年汶川地震,汉中市略阳县等多个县区遭受重创。同年6月13日,怀揣梦想的郑小翠踏上了前往略阳的火车,开始了她的创业计划。

  “白斩鸡是湖北的一张名片,我希望把乌鸡打造成略阳的一张名片。”郑小翠回忆,2008年刚来略阳时还有余震,她就住在路边的帐篷里,每天早出晚归,乐此不疲。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008年,恰逢略阳乌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郑小翠坚信,品质独特的略阳乌鸡将会和白斩鸡一样成为市场的“宠儿”。当年,略阳县首家以经营略阳乌鸡为主要食材的养生火锅店面世,店里先后开发了兴州乌鸡煲、山珍乌鸡煲等十余种滋补养生汤品,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

  “我当时感觉自己就是被秦岭这座大山‘召唤’来的,想法越来越多!”郑小翠感叹。

  打造乌鸡“全链条”产业

  “当地乌鸡多以农户散养为主,缺乏品种优化提纯选育。公司想要做大做强,必须要做好做精品牌。”善于创新的郑小翠开始尝试打造集孵育、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乌鸡“全链条”产业。

  让郑小翠感到内疚的是,因为经验不足、孵化设备不完善,首次尝试孵化的5000只鸡苗全部死亡。心痛之余,郑小翠提出了“2+5”的养殖模式,希望通过“慢”生养给消费者打造“慢”生活。

  2013年,集略阳乌鸡繁育和生态养殖为一体的陕西秦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结合略阳县域自然环境,郑小翠推行了“千户百只”订单扶贫模式。她建立了3个生态有机牧场,采取大场地小批量生态散养的“家庭农场”模式,与20多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签订了乌鸡养殖协议。

  三省交界的略阳以羌文化为特色。2016年,以汉文化与羌文化结合的主题餐厅在汉中顺利面世,每天人流如潮。

  功夫不负有心人。郑小翠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创业,打造了从林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创新出略阳乌鸡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

  乌鸡养殖助力农户增收

  “小翠是一个有情怀的女企业家,是她让略阳乌鸡‘飞’出了大山,让老百姓增收。”在略阳县妇联副主席张莉心里,郑小翠让乌鸡涅槃变凤凰,成为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绿色产业。

  近年来,郑小翠为符合养殖标准的贫困户每户提供100只至200只乌鸡苗,让贫困户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山林、果园、山坡、小树林等全天候散养,到期统一上门收购。

  “鸡苗在我们公司养殖2个月后,我们会交给农户在家散养5个月,待乌鸡出栏时,再以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回收,让农户真正有利可图。”2019年,郑小翠建成了可一次性投放2万只乌鸡的自动化育雏车间,一个个健康的小雏鸡只需培育60天就可以送给农户养殖。郑小翠介绍:“未来,我们的乌鸡养殖规模要提高到20万只以上,带动更多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该公司共吸纳65名劳动力就业,实现人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其中收购合作社乌鸡订单带动贫困户200多户,户均增收8000元左右。

  在郑小翠心里,12年前来略阳的时候是灾后重建,12年后又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这又是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你瞧,我准备在一楼做直播间,二楼做研发和检测中心,三楼做养殖乌鸡的各类培训。”在郑小翠的养殖场里,一栋三层小楼拔地而起,里面藏着她对未来新的蓝图……

fupin.png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