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人物访谈 > 正文

养猪闯出致富路

人物访谈 商洛日报 2020-06-15 13:53:29

  小桥流水、鸟鸣山涧,一幅静谧而又祥和的美丽乡村图景展现眼前。在这里生活着一户人家,他们通过勤勤恳恳劳动,通过国家政策扶贫,从贫苦生活中走出来,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家庭贫困找出路

  近日,记者跟着包扶干部一起走进商州区黑山镇二峪村十五组李青明的家,最引人注目的是房子内外堆积如山的袋装玉米和猪饲料。李青明妻子见有客人来,立即拿出自家的核桃,泡上自己摘的山茶热情地招呼大家。

  二峪村距离黑山镇20公里,山大沟深,交通十分不便。今年51岁的李青明因病不能出远门,一家四口仅靠一点薄田勉强维持生计,还欠有两万多元的外债,家境十分清贫。李青明也一度痛苦自责,觉得自己不能给家人好的生活。他觉得自己虽不能外出打工,但至少应该干点什么改变家里的状况。“我一直想养猪,也喜欢养猪,但是没钱也没有技术,迟迟不敢行动。”李青明说。

  变身猪倌拔穷根

  2016年,李青明听说贫困户可以享受贴息贷款政策,他觉得机会来了。他将自己想养猪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虽没文化,但是很支持。于是他就向包扶干部详细询问政策,自己多次往镇上跑,终于贷到了3万元。捧着沉甸甸的3万元,李青明发誓一定要把猪养好,让全家过上好日子。2016年8月,夫妻俩开始着手修猪圈。砖、水泥、瓦等材料拉到场地后,李青明不再打算雇人,夫妻俩着手从地基做起,一步一步干。100多天后,两排面对面整齐的猪圈建起来了。

  第一次,他买了15头小猪崽,这些小猪崽被李青明像金蛋蛋一样呵护着,看着小猪崽慢慢长大,他心里跟灌了蜜一样甜。冬天,遇上母猪生产,李青明怕母猪压踩到小猪,他们连着3个晚上轮流看管,并在猪圈周围做好保暖,保护好小猪的安全。但2017年的猪价低,玉米、小麦麸、饲料等价格居高不下,李青明赔了钱。“好在每年国家产业扶贫补助5000元,这么好的政策支撑我继续干,再说也有了养猪的经验,怎么难都要干好。”李青明说道。此后,李青明开始扩大规模,每年基本是肉猪20头、母猪20头。尤其2019年5月后,小猪崽价格上涨,一头超过了500元,李青明家的收入也是翻倍增长,他成了镇上的养猪大户。

  日子红火有盼头

  勤能补拙。李青明勤快能干,他干过护林员,被评为村上的优秀护林员。2018年9月又经镇上干部介绍,在二峪河小学当了保安,一个月工资1800元。“只要有赚钱的门路,我都愿意干,而且在家门口,既能挣钱也能照顾家里。”除过种庄稼,他还种起了菊芋、黄芩等中药材,2019年仅菊芋就卖了3000多元。此外,他们家每年认领光伏发电分红4000元。据李青明计算,他家全年收入合起来有六七万元。

  “现在政策好,咱就要尽力把日子过好,不能依赖国家的供养。我们现在没了外债,啥都有保障了,今后就尽量少给国家添麻烦,好好养猪,好好过日子。”李青明乐呵呵地说。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