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新闻 > 正文

宁商携手 共奔小康

新闻 商洛日报 2020-06-09 13:32:21
\

  高淳区柞水县携手打造的木耳小镇

\

  宁商外贸服饰产业园服装生产车间

\

  宁商两市学生暑期双向交流

  “小木耳,大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这样为柞水木耳点赞。日前,笔者在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看到一波又一波慕名前来“取经”的干部群众,他们主要来学习柞水县如何在脱贫攻坚期间,乘势而上将“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

  据了解,近年来柞水县实施的“1153”工程,即发展木耳栽植1万亩1亿袋,年产量5000吨,实现木耳产业产值3亿元。为木耳产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此工程资金来源正是苏陕扶贫协作。

  目前,我市苏陕扶贫协作已累计向柞水县“1153”工程投入资金7330万元,向全市食用菌产业投入资金2.23亿元。苏陕累计投入各类协作资金(不包括企业投资)超过17亿元,经济社会效益逐渐显现,苏陕协作扶贫之花正在商洛七县区傲然开放。

  协作机制日臻完善 合作领域愈加宽广

  东西部扶贫协作既是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帮扶,也是东西部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生动实践。江苏省南京市和我市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和两省部署,携手推动形成了高规格、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工作机制和协作格局,为强化苏陕协作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南京商洛两地市县高层互访及部门间对接联系已经成为常态,建立了完整的政府、党政群团单位合作协作框架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宁商市县累计开展互访交流1004批次、11407人次。仅去年,南京市利用党校、高等院校等优质培训资源,为商洛培训各类干部人才47个班次、3677人次,两地多层次、宽领域、常态化的对口帮扶交流机制进一步完善。

  与南京相比,我市急需学习和引进发达地区先进的社会管理理念、技术,以提高全市老百姓的民生福祉。据了解,在医疗领域,两地医疗机构已经广泛开展以座谈、查房、带教、手术、病例讨论、学术交流等形式的帮扶活动。去年以来,南京各级医疗机构累计派驻商洛53名医务人员,诊疗患者6000多人次,开展手术300多台,指导7县区综合医院建立重点专科8个,开展培训100多场次;建设的远程医疗信息平台覆盖了七县区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及绝大部分镇卫生机构,兼具远程诊疗和培训功能。在教育领域,南京通过组织培训、教研指导、支教送教、设立教师工作室、开展暑期夏令营等多种途径增进交流,帮助我市各级学校提高教学水平。去年以来,累计开展教研交流42批次,交流人员549人次。

  资金规模连年增加 项目带动效益凸显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持续20多年的苏陕扶贫协作有力促进了商洛经济社会发展,特别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持续加大对我市的帮扶力度,扶贫协作资金规模连年增加,有效缓解了我市资金短缺难题,帮助我市加快了脱贫攻坚的步伐。

  宁商扶贫协作办公室的项目资金台账显示,2017年南京市向我市7县区筹集苏陕扶贫协作资金1.205亿元,2018年增加到3.163亿元,2019年达5.289亿元,今年苏陕资金又大幅增加到6.442亿元,县均9200万元,年均增加83.8%,资金规模增速和县均资金额均位居全省各市之首。另外,2017年以来南京市、区、镇(街道)三级支持商洛的额外财政性帮扶资金1.5亿元,在苏陕结对市中遥遥领先。南京慈善团体、群团组织、企业和爱心人士共向商洛捐赠社会帮扶资金及物资折款6633万元,捐资捐物稳居苏陕结对市首位。这些爱心活动既为我市贫困人口带来了温暖,又加强了宁商两地群众的感情联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扶贫走”的思路,宁商两地严格按照中省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坚持将资金和项目瞄准贫困村、贫困户,把脱贫致富作为首选条件,科学评审,积极创新利益联结帮扶模式,资金重点安排在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村集体经济发展、人才交流和劳务协作等五个方面,项目资金发挥良好的扶贫效果。据统计,2017年至今,已累计支持苏陕扶贫协作项目497个,其中支持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数占总资金数的80%以上,预计将带动12.58万名贫困群众增收。

  产业协作开花结果 技术引进造血自立

  扶贫重在扶产业,产业“造血”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南京除在项目资金及社会事业方面给予商洛大力援助之外,还积极为我市引进管理技术及大企业集团,促进商洛扶贫产业从“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

  据了解,在柞水实施木耳“1153”工程中,高淳区党委政府除筹集资金外,主要负责人先后多次率团赴柞水对接,还邀请了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江苏省食用菌高效生产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江苏省食用菌协会副会长、蕈源种业技术总监宋金俤专程到木耳小镇指导。高淳驻柞水联络组积极协助柞水县与科研机构进行交流合作,促成了木耳小镇与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秦峰农业公司等单位合作,引进农光互补等新技术,打造白玉木耳、金木耳、灵芝、羊肚菌等高附加值珍稀食用菌新品种培育研究与示范推广基地,为柞水“木耳”成为“大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这只是苏陕协作产业合作中一个典型事例。据悉,由苏陕驻商工作队牵线为商州引进了小龙虾养殖技术、为洛南引进了衣帽加工企业、为商南引进了蓝莓种植技术、为山阳引进了数码纺织技术、为镇安引进了中药材组培技术、为柞水引进了外贸服饰生产企业……这些产业和技术或填补了经济发展领域的空白,或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去年,借助宁商经济合作平台,我市与南京驻商洛工作组共引导东部地区25家企业来商投资,实际投资额3.91亿元,预计可吸纳398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带动贫困户7637户2.4万人增收。其中,柞水县宁商外贸服饰加工产业园、洛南溪乐谷美丽乡村等一批产业合作项目已经成为全省苏陕合作典范。

  在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的同时,宁商两地加大消费扶贫协作力度,积极促进“商产入宁”。目前,南京市累计采购我市特色农产品8000多万元,市供销系统在南京开设10家农产品实体门店,去年销售总额2094万元。组织92家龙头企业、合作社赴南京展示、推介商洛生态特色农产品,在南京举办“商洛秦岭山地农产品精品展”等活动14场,现场销售农产品价值210万元,签订供货协议9份,金额达1050万元。

  “亲戚越走越近,感情越走越深;合作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市宁商扶贫协作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南京市继续强化扶贫协作和经济合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重点在培育大健康、大旅游、新材料三大增长极深化合作,在携手奔小康的路上,同心谱写宁商合作新篇章。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