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人物访谈 > 正文

这个年轻人好样的!

人物访谈 陕西日报 2020-04-15 14:18:56

\

  本报记者 陈志涛

  “小武吃饭没?快进屋里坐坐。”4月11日清早,武轩羽前往村民王忠兵家走访,大老远便感受到他的热情。

  武轩羽今年不满27岁,却已经在西乡县子午镇七星坝村驻村整整3年,是汉中市烟草公司西乡分公司驻村工作队里的“老人”了。

  “记得刚来村上的时候,一路上都是青山环绕、溪流潺潺的美景,但通村道路崎岖狭窄、坑洼不平,近九成村民分散在大山深处的沟沟岔岔,村上也没有像样的产业。”武轩羽说,“当时自己就暗暗下了决心,群众不脱贫,我就不出山。”

  光有豪言壮志是不够的,还要拿出切实可行的致富办法。为此,武轩羽和驻村工作队同事一起翻山涉水,走农田、入农户,踏遍了七星坝村的每一个角落。“为尽快熟悉村情,我一年走烂了3双鞋,还学会了骑摩托车,虽然摔伤过几次,但幸好没耽误工作,摸清了全部贫困户的情况。”武轩羽笑着说,“七星坝村地处深山,发展常规农业条件不佳,但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发展桑蚕、香菇等产业。”

  “村上有过发展香菇、桑蚕的经验,但由于单打独斗、技术不成熟等原因,都遭遇了挫折。”武轩羽说。为此,他一方面走遍村里的山头林地,寻找适合规模化种植桑树的土地,另一方面带领农户代表到县农技部门取经,邀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辅导,使村民的袋料香菇种植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桑蚕产业壮大了,香菇种植成功了,可是好产品不好出山,外地客商每每见到崎岖坑洼的通村道路就直摇头。跑项目、筹资金、督进度……经过驻村工作队不懈争取,七星坝村修建起了33公里的水泥道路,助推村上经济产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发保,你头脑灵活、懂些电脑知识,也是个做生意的料,要不试着办个村级电商网点?”2017年,村里拉通第一根网线后,武轩羽有预感,“山里的‘俏姑娘’不愁‘嫁’了”。

  村民方发保爽快地答应了。利用村上提供的场地、设备等条件,他专门收购、销售土山货,将土蜂蜜、香菇、木耳、茶叶等一箱箱发往全国各地,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现在,我不仅年收入达到了20万元,还把网点开到了县城,前景好着哩!”方发保激动地说。

  “2018年,桑树初期种植便带动村中9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元,预计今年养蚕规模可达100张,可为村民提供年收入30多万元。”武轩羽一笔笔算着,“目前,10万袋香菇已经丰收并推向市场销售,可为每户农户带来2800元的收入。”

  谈起村上产业发展,七星坝村村委会主任任清贵对武轩羽直竖大拇指,“作为一名90后,能够扎根农村,竭力为群众办实事,为困难群众开辟致富门路,这个年轻人好样的!”

编辑:齐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