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新闻 > 正文

黄陵:“过好日子的信心更足了!”

新闻 陕西日报 2019-08-05 10:39:33

  村容整洁、产业红火,如今的黄陵县店头镇建庄村,处处迸发着奋力脱贫攻坚的热情,展现出扶贫先扶志的显著成效。

  以前的建庄村,是黄陵县的深度贫困村。而现在,进村路和巷道硬化了,村民出门不再是泥一脚水一脚;69户土坯房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明亮整洁的新房子;夜晚用太阳能路灯照明,休闲广场热闹非凡……养殖中蜂、毛驴、生猪,种植中草药、菌菇,村民通过发展各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种植养殖产业,实现增收,告别贫困。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黄陵县各镇(办)积极摸索,帮助贫困群众提振精气神,树立“拔穷根”志气。

  “今年我家苹果坐果好,肯定又是一个好收成。”7月5日,说起自家苹果,隆坊镇山岔口村村民张玉成乐开了花。在村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家的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而三年前,张玉成还是村里的“老大难”。年近七旬的张玉成,妻子患有脑梗、白内障,常年用药,他一个人种地,4张嘴吃饭,日子过得十分艰辛。因为缺技术,虽然种了苹果但收入一直不景气,张玉成一度意志消沉。在帮扶干部的鼓励下,张玉成慢慢树立起了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尽管年纪大了,张玉成认真参加培训,很快掌握了苹果管理技术。2016年,张玉成顺利脱贫。脱贫以后的张玉成,热心帮助村民发展产业,还被推选为村民小组组长。在他的感染下,村民们干事创业激情高涨。

  耿长娃家里新建了标准化羊棚,张忠亮种植了16亩苍术,周宏云坐在轮椅上收割着蜂蜜,韦建国当了村里菌菇基地的技术员……村民都说,村里变化最大的,其实不是基础设施,而是大家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理念的转变。人还是那些人,但基础设施好了,产业发展稳了,村民的眼界开阔了,干劲儿更足了。

  “丈夫去世,家里就剩我们孤儿寡母。但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顺利从破窑洞搬进宽敞明亮的移民安置新房,拿到了贷款发展产业,还争取到助学贷款让女儿上了大学。”2018年10月,在隆坊镇举行的“弘扬文明新风,助力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表彰会上,“巾帼脱贫自强女性”蔡亚丽动情地说。

  “这些先进典型的事迹非常鼓舞人心,现在我们过好日子的信心更足了!”隆坊镇古路村村民王纪录说。

  张玉成、蔡亚丽……一个个鲜活的脱贫典型人物的故事,不仅出现在报纸上、电视里、网站上,还传播在微信朋友圈里,他们脱贫的故事激励着身边的贫困群众,激发出磅礴的奋斗力量。


编辑:任芫芫

扶贫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