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商扶贫 > 新闻 > 正文

镇坪 我有一颗“中国心”(下篇)

新闻 陕西日报 2018-09-20 09:46:08

\
蓝天白云、山水环绕的镇坪县城

\
镇坪县的高山茶园

\
镇坪到竹溪,古盐道上新蜀道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卢萌摄

  本报记者 卢萌 见习记者 井晨卉

  谌溶是安康市镇坪县有名的摄影家,走过见过很多地方。但在他的眼中,好像什么地方都没有镇坪好。

  谌溶说,别看镇坪县地处偏僻,却是我国“雄鸡版图”的“心脏”;别看它小,却是中国种类最为繁多的中药库;也别看它地少山多,它可是不可多得的绿色氧吧和养生天堂。

  A 小县头上的大光环

  镇坪县城坐落在南江河的两岸。河绕着山转了一个弯,城也就跟着河转了一个弯。河谷狭窄,挤压着城市的扩张。整个镇坪城区,也就两条大街,而且都临着河,宽不起来。这样的视觉,很容易让人有先入为主的误导。在外地人眼中,镇坪县城的确显得小了一些。加之全县只有6万人口,所以很多人都认为,镇坪是个山区小县。

  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县,改革开放40年来,全县生产总值增长了260倍,财政收入增长了23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在近20年里增长了36倍。这两年来,镇坪县蝉联陕西省县域经济考核争先进位奖、安康市综合目标考核优秀奖,先后获得了20多个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

  镇坪县的发展速度惊人,亮点层出不穷。镇坪腊肉、镇坪洋芋、镇坪乌鸡、镇坪黄连相继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镇坪富硒腊肉腌制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小石茶”相继荣获安康富硒茶大赛绿茶茶王和红茶茶王称号,镇坪生产的新药羟乙基葛根素、全乙酰葛根素获得国家专利产品。

  经过近10年的发展,镇坪县生态旅游呈现出高起点起步、高质量发展的态势。镇坪县开发建设了鸡心岭、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三道门、天生桥、古盐道、药王山等6个旅游项目,建设了三道门森林公园和秦巴百里画廊等景区景点。目前,位于镇坪县的化龙山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飞渡峡景区已被命名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镇坪盐道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镇坪县还荣获全国首个中国长寿文化之乡荣誉称号。

  重庆市巫溪县的宣传干事冉春轩说:“镇坪县和巫溪县是山水相邻的‘老邻居’。从面积大小和人口数量上相比,镇坪的确是个小县,但巫溪人一直没有把镇坪县当成一个小县来看待。特别是近两年,我们已经多次派人去镇坪县学习取经,把它当成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改革大县来学习、来追赶。”

  B 中国长寿文化之乡

  镇坪县地处大巴山的北麓,区位优势独特,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森林覆盖率高达86%。同时,镇坪县也是全国闻名的“生物资源基因库”,黄连、玄参等中药材品质优良,林麝人工驯化、活体取香技术全国领先。这里山清水秀,每一座山都有奇峰异景,每一个山谷都有通幽之趣。

  镇坪县的自然环境非常优越,绿植茂密,空气清新,物产丰富,气候宜人。空气质量居全省第一,饮用水水质优良,这些都为人们的健康长寿提供了坚实的保证。镇坪县长寿老人数量多、分布广。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县90岁以上长寿老人181人,其中百岁老人6人,年龄最长的已经114岁。镇坪县长寿老人的多项身体指标远超国际和国内“长寿之乡”标准。

  有关专家解读,镇坪县之所以有长寿文化,有这么多长寿人口,是因为这里有着特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这里的环境好,而且属于富硒地区,土壤和水的含硒量超过安康市的平均值。这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优良的环境特别适合生活。

  同时,依山傍水的居住条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性,使镇坪人民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健康与长寿。在镇坪县,许多长寿老人不但生活能自理,而且可以从事简单的劳作。再加上淳朴的民风、孝老敬老的传统,也形成了镇坪人民健康长寿的心理文化。

  镇坪县这种独特的地域长寿文化,引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深入镇坪考察研究,探寻镇坪人长寿的秘诀。2017年11月,经过考察审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镇坪县为全国第一个中国长寿文化之乡。

  中国长寿文化之乡是个含金量很高的社会品牌,不仅有助于深入挖掘、系统整理镇坪县的长寿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民间文化品牌,而且有利于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近年来,镇坪县围绕打造长寿之乡和养生天堂,出台了许多措施,一方面扩大了中国长寿文化之乡的品牌效应,强化品牌宣传,增强县域魅力,积极推动健康长寿元素产品化、健康长寿产品产业化、健康长寿产业集群化;另一方面持续加快“生态镇坪、美丽镇坪”建设步伐,号召全县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做好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为此,镇坪县强力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把居住在山上的农民全部搬迁到山下,以减少人畜对山林草地的破坏;对境内每条河流都落实了河长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在广大农村推行“厕所革命”;关停了境内所有的煤矿和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这一条条举措,只为一个目标:保住青山,保住绿水,保住洁净的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一个名副其实的养生天堂。

  C 产业花开幸福来

  30岁的凌正燕是个残疾人,出生4个月时被火烧掉了手指。丈夫曾在煤矿打工,不幸患上了尘肺病。一家4口人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2016年,凌正燕申请了4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利用房前屋后的山林,饲养了400只土鸡,一年能挣3万元。养鸡闲暇时,凌正燕还去附近的产业园打工,利用网络帮别人发布各种商业信息,每月还能再赚一两千元。通过两年的努力,凌正燕家摆脱了贫穷,过上了幸福日子。

  地处大山深处的镇坪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和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18455人。截至目前,像凌正燕这样通过产业帮扶,通过诚实劳动彻底脱贫的贫困人口已有1.2万人。到今年年底,全县将实现整体脱贫目标。

  镇坪县把全县划分为两个扶贫作战区,县委书记和县长各自领衔一个战区,其他县级领导每人分包一个贫困村。在落实好政策帮扶的同时,镇坪县花大力气抓产业扶贫,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动力,坚持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推行“一村一企一产业”脱贫模式,组建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共同体,带动贫困户创业增收、稳定脱贫。

  目前,镇坪县以猪、药、芋三大主导产业为引领,全力推进高山蔬菜、茶叶、乌鸡、中蜂等十大特色产业,基本形成了“一村一企一产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全县153家经营主体与3105户贫困户建立了稳定利益关系,产业扶贫实现了全覆盖。

  钟宝镇民主村有个叫晏平的年轻人,在外包工赚了钱,在村干部的鼓动下,回到村里流转了260亩土地种植白芨。晏平的白芨园区,不但安排了2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还带动了10户贫困户一起种植白芨。晏平说:“我负责全程的技术培训和产品回收。现在,我种植白芨的效益非常好,一亩地一年能挣5万元。”

  金岭村也是个贫困村,精壮劳动力都跑到外地去打工了,村里只剩下妇女和老人。怎么扶贫?村干部号召两个大户带着大家养猪、养蜂:9户贫困户跟着大户康成斌养中蜂,全村养了1000多箱蜂,每个月产1000公斤蜂蜜,全都卖到了湖北;其余的贫困户则跟着另一个大户田一山养猪,少的养个10来头,多的能养上百头。如今,金岭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村,湖北和重庆的客商天天来村里收购生猪。

  据镇坪县主管扶贫工作的负责人介绍,县上的扶贫产业都是生态项目、绿色项目,要么是养猪养蜂,要么是种菜种茶种中药材,扶贫的效果很好。

  D 县委书记说镇坪

  镇坪县委书记罗万平2013年到镇坪工作,是受到省委表彰的优秀县委书记。他说,不知不觉间,在镇坪已经工作了5年。这5年,是镇坪巨变的5年,是高速发展的5年。

  罗万平介绍,刚到镇坪县的时候,因为华南虎事件和高龄孕妇引产事件的影响,镇坪处于负面舆论的旋涡之中,全县上下士气比较低落,干部自信心受到影响。罗万平深有感触地说,对一个地方而言,最重要的是政治生态。有了好的政治生态,才能有好的社会生态。所以,县上从政治生态整治入手,县委常委联系镇,部门联系村,干部联系户,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为群众开展贴心服务,赢得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镇坪县通过脚踏实地的科学调研,凭借“自然国心、巴山药乡、养生天堂”的生态优势,确立了“生态立县、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四大发展战略。发展方向一旦确定,5年不变,每年埋头苦干,把四大发展战略当成4场硬仗去打,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镇坪县在5年里得到了快速稳定发展。

  罗万平告诉记者,镇坪县地处秦巴山地,山水资源丰富,绿林草地和纯净的空气,是我们最大的发展优势。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养生胜地。所以,县上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反复权衡利弊,坚持生态立县的原则不动摇。

  对镇坪这样的生态县来说,最大的发展,其实就是守护!罗万平说,守住一片蓝天,护住一方净土,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就是丢了西瓜捡芝麻。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把经济建设的生态成本降到最低,镇坪县在200公里以外的安康设立了“飞地”工业园区,尽量让工业企业远离青山绿水的镇坪。几年来,全县没有引进一家污染企业,新增加的大都是涉农、涉药的资源型生态企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了双赢式的完美结合。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前提下,工业经济逐步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截至去年年底,全县工业企业总数已达118户,增速名列安康市第一。

  谈到镇坪县的未来,罗万平充满信心地说,走遍全国,像镇坪县这样植被好、山水好、空气好的地方,真的不是很多。如此难得的生态环境,是镇坪发展的资本、骄傲的资本。可以预见,随着不久后高速公路的开通和鸡心岭的开发,镇坪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越来越多的人会从四面八方来镇坪旅游,来镇坪养生,来镇坪享受“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的慢生活。

  记者点评

  守护也是发展

  卢萌

  镇坪县用实践和巨变,证明“生态立县”是一条好路子。这条发展之路既保护了环境,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又高质量地发展了县域经济,达到了强县富民的目标,实现了“鱼”和“熊掌”兼得。

  时下有些地方,片面追求GDP的现象仍很突出,不惜以牺牲生态换取所谓的高速发展,肆意侵占耕地、毁坏植被、污染水源、排放废气等问题屡见不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镇坪县不一样。他们渴望经济飞速发展,但更珍惜生态环境。在他们眼里,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水以及纯净的空气,就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所以,镇坪县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没有盲目从众,而是科学地制定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

  镇坪县一方面发展生态工业,一方面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5年来,他们把环境当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生态环境不但没有受到破坏,而且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净,空气越来越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环境保护并没有影响县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县的工业企业不断增多,增速高居安康市首位。

  镇坪的实践告诉我们,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是天然的“死敌”,如果方法得当,保护可以成为最大的发展。


编辑:滕爱丽